影响献血者转氨酶升高因素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影响献血者转氨酶升高因素的探讨

刘芳

刘芳

(山西省大同市中心血站山西大同037008)

【摘要】由于献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笔者对596例献血人群ALT升高的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发现主要有六种类型,三种类型在献血中是较为多见的。分别是:经常性吃含油脂类高的食物的献血者(占51.7%)、经常性饮酒的献血者(占15.4%)、献血前疲劳的献血者(占13.8%)。目的:获知无偿献血者血液ALT检测值不合献血要求的因素。结果提示:献血者中ALT升高的状态生存水平是必需的,以及ALT作为献血者筛选指标之一是必要的、可行的。复查中84%的献血者,其ALT值趋于正常。可见,只要献血者在献血前两天多注意休息、不吃含油脂类高的食物、不饮酒、不吃药、不做剧烈运动等,避免以上这些因素,就可大大降低因上述因素而引起的ALT不合格率,也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ALT升高;影响因素;献血者

【中图分类号】R1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372-0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临床评价肝功能的常用检测项目之一,在我国它被列入献血者体检指标的首要检查标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把它作为献血体检中筛除非甲非乙肝炎的替代性指标,但后来丙肝抗体列入复查项目后,很多国家就很少再规定必须做ALT检测。根据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状况,ALT一直都是体检的首要检查指标之一。1984年卫生部对《献血体格检查合格标准》中指出谷丙转氨酶的要求值≤40赖氏单位。2012年实施新的针对《血站血液基本标准》附件《献血者献血健康体检要求标准》将ALT值合格标准定为≤25赖氏单位(U),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为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笔者于2014年7月~12月留取了本中心无偿献血者ALT升高(﹥25赖氏单位)的标本596例,对引起ALT值升高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的收集

收集来自2014年7月至12月本中心血站及流动采血车上献血的献血者ALT值升高的标本,共596例,其中男性404人,女性192人次,年龄18~55周岁之间。

1.2方法

笔者对596例ALT升高的标本进行了归类分析及对596例ALT升高的人群进行了复查。

2.结果(附表)

2.1无偿献血者ALT值升高的因素分布:

表1

3.讨论

献血者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群,其血液将用于抢救病人,血液在输给病人的同时,他们所携带的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也将传播给受血者,使病人再一次受到伤害。血液ALT的检测主要是从一个侧面反应整个肝细胞的损害程度,是否需要去医院经行正规的治疗。

根据调查报告数据显示,ALT的变化较大,还有研究显示对于ALT值较高的病人来说,无如何不适,无任何临床表现,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病毒,更不知病毒的危害性,所以在医学上把这一类人群称为”暂缓献血人群”,对于他们来说,献血时被筛除掉,我们给出的解释是:请多运动,少吃油脂类食物,休息数日后再来检查。如果ALT值过高(Alt>400u)建议他们去医院做肝功能的检查。

综合诸多外界因素统计结果显示:ALT升高导致的血液报废率占整体血液报废率的比值相当高,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基于血清中ALT变化很快。笔者认为造成ALT变化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1)生理因素:年龄与性别、饮食与酒精、运动和疲劳及肥胖,药物等的影响均可引起ALT暂时性的轻度升高。

(2)病理因素: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甲型病毒感染(ALT升高的急性传染性肝炎)在肝脏以外的病变中,有很多的病变,如:心脏病变、中毒性肝炎、肺炎、结核等其他感染性疾病或者化学制剂均可使ALT升高。

(3)其它因素:如: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大量饮酒、运动情绪的波动、经常进食高脂类的食物等。这些因素在血站实验室ALT化验检测中,对于ALT值在26~60赖氏单位要求中,报废血液占整体报废血液比值较大,大多数ALT高的献血者平时都没有任何症状。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建议:(1)在第一时间将采出的血液放于2~8摄氏度的冰箱内。(2)尽量要求献血者在献血前将身体状况调整为佳状态,如:一周内饮食清淡、不吃不健康的食物、不做过量运动、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3)提前告知献血者,正在医院做肝功检测的人等其化验结果出来以后再来。(4)当采血时发现血清呈现乳糜状,就及时停止采血,以便ALT漏检。

综上所述,在血站化验室ALT项目检测中,单项ALT值在26~60赖氏单位的报废血液占相当大的比例,且大多数献血者都无明显症状,也无明显病理变化,如将ALT>40u升高的血液按不符合献血标准处理,那么就会使报废率极大的升高。鉴于此,将ALT的临界值提高为ALT>45u。流动采血车上应进一步提高采血设备的合理温度,加样试剂的准确性,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设备质控的标准度。

【参考文献】

[1]张评,任爱民,朱家明等.对献血者检测ALT意义的初步研究.中国输血杂志.2000.13(3):164

[2]葛红卫,王鸿捷,沈莉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