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结构不良性头痛28例

/ 1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结构不良性头痛28例

岳耀明

岳耀明(永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永城476600)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内窥镜检查鼻腔成形术鼻腔/畸形

【中图分类号】R765.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19-01

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在临床上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将我们临床上遇到的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所导致的头痛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8例鼻腔结构不良的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7-65岁,病程1年-12年。临床表现为一侧额部、鼻根部以及颞部钝痛、胀痛,头痛与气候变化、鼻炎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可有其他伴随症状:鼻塞、头晕、失眠、耳鸣、耳闷、鼻出血。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鼻中隔偏曲合并单侧下鼻甲肥大或内移14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下垂、下鼻甲内移1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单侧后鼻孔闭锁1例,钩突肥大及筛泡过度气化3例。鼻腔结构不良合并有明显鼻窦炎者不在统计中。

1.2手术方法

鼻中隔偏曲合并单侧下鼻甲肥大或内移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三线成形术,同时骨折外移肥大的下鼻甲,必要时可切除少许下鼻甲;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下垂、下鼻甲内移者,鼻内镜下行鼻中隔三线成形术,同时切除部分下垂的中鼻甲,同时骨折外移肥大的下鼻甲,必要时可切除少许下鼻甲;鼻中隔偏曲合并单侧后鼻孔闭锁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有骨钻磨开右侧骨性后鼻孔,扩大至适当大小,放置扩张管2月;钩突肥大及筛泡过度气化者切除钩突,开发筛窦,骨折外移中鼻甲,纠正中鼻甲挤压鼻中隔的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术后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头痛的程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减少为有效,症状无明细变化为无效。

2结果

28例患者中,治愈23例(82.1%),有效3例(10.7%),总有效率92.8%,无效2例(7.2%)。治愈病例中,16例患者于术后48h抽出鼻腔填塞物后头痛即缓解,10例于术后1月内头痛消失;2例无效者均为高中学生,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颈椎病性头痛,经牵引,电疗10天,头痛缓解。

3讨论

鼻腔结构不良是指鼻及邻近器官两个以上古结构发育异常所导致的鼻塞、眉间不适、头昏、头痛、失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鼻功能障碍的总称[1]。鼻腔结构不良常导致鼻腔粘膜接触,挤压,鼻腔通气差,引起头痛,引起头痛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鼻腔结构不良,鼻腔通气差,鼻窦的窦口狭窄、通气及引流受限时窦腔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处于负压状态,产生真空性头痛;②神经压迫:鼻中隔及中鼻甲分布着筛前神经,中鼻甲解剖异常使其与相邻结构紧密抵触,失去正常间隙,造成粘膜挤压,引起筛前神经分布区域受到机械压迫而出现反射性头痛和眼部症状或鼻睫神经痛[2],③有研究认为:鼻粘膜相互接触能促使局部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作用于鼻粘膜引起头痛。

鼻腔结构不良在成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在鼻窦炎患者中,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18%,鼻腔结构不良也是造成鼻窦炎的主要原因,已是临床医生的共识。

鼻腔结构不良性头痛的诊断。其诊断标准:①头痛位于眼眶周围、眼眶内侧、颞部或颧弓部的间歇性头痛;②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有鼻腔结构不良的证据;③用含有1%丁卡因及10%的呋麻滴鼻液的棉片行鼻腔麻醉,头痛在5分钟内消失;④排除青光眼、中耳炎、偏头痛、颈椎病等疾病引起的头痛;⑤鼻腔成形术后头痛症状缓解,不易复发。

鼻腔结构不良性头痛的治疗主要是矫正异常的解刨结构,消除狭窄、相互挤压的接触点,尤其要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不仅可以恢复鼻腔的总正常形态,解除压迫,重塑结构,改善鼻腔通气,还可消除偏曲结构对鼻中隔粘膜的张力作用及其对中鼻甲、下鼻甲的压迫,健全鼻腔神经末梢的应激状态,从而减轻头痛的发生[3]。鼻内镜下的鼻腔成形术是治疗鼻腔结构不良性头痛较好方法,包括鼻中隔三线成形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或部分切除术,中鼻甲成形术,钩突切除术及筛泡开放术等。

总之,鼻内镜下的鼻腔成形术是治疗鼻腔结构不良性头痛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况光仪,谭业农,易慧民,等.鼻腔结构不良综合征及其对策[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5,11:344-346.

[2]范良青,庞朝福,韩涛.36例鼻腔解剖异常性头痛的诊治体会.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12:310-311.

[3]张志坚,刘吉祥,武裴.鼻内接触性头痛的诊治分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5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