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结果分析忽胜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结果分析忽胜和

忽胜和

(云南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验标本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照时间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出阳性率的差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检验阳性率为263例(87.67%);对照组总检验阳性率为185例(61.67%);由此可见,观察组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标本检验中,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差异较大,应让医生与检验人员间多沟通交流,加强标本的规范采集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知识技能。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167-02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疾病诊疗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检验可为诊断感染性疾病提供确定性诊断依据,还能有效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病原微生物检测水平的提升可提高标本检验的阳性率,但该检验还存在着一些采集不规范与运送不及时等问题,这会降低检验标本的阳性率,且不能作为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依据[1-2]。故本文就针对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临床检验标本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照时间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为观察组,其中粪便标本40例,胸腹水、穿刺液、中段尿、伤口分泌物、脑脊髓液、肺呼吸道标本等260例,血液标本300例。

1.2方法

对所有标本进行分类,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采用细菌鉴定分析仪对所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上,针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与2016年2月—2017年2月两个时间段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标本的检验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

具有可比性。详见表。

3.讨论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疾病诊疗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检验可为诊断感染性疾病提供诊断依据,还能有效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生物检验正在向自动化的趋势发展,该技术也正在逐渐完善。在微生物检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微生物的标本没有达标,大多数都是因采集不规范造成,故在采集时医护人员应加强标本的采集规范性,将不合格标本严格控制,因不达标的标本不能提供正确的病原信息,还会对临床诊断造成影响[3-4]。

(2)避免非致病微生物的过度繁殖与污染。

(3)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在进行检测时,每个环节都需要检验人员具有较高的判断力。

因检验人员的经验与判断能力不同,导致所检验的结果也不同。本研究就针对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检验阳性率为263例(87.67%);对照组总检验阳性率为185例(61.67%);由此可见,观察组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观察分析,阳性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部门严抓标本规范采集和运送,并重点培训了微生物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故在采集标本时,应加强其采集的规范性,采集不同的标本应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且标本采集应在服用药物之前进行。如针对粪便标本进行采集时,应尽量防止标本与空气接触;尿液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清洗外阴后再采集中段尿,必要时采用膀胱穿刺的方式采集。在运送与保存标本时规范度不高的问题上,可针对所需要的运送与保存上进行规范管理,并对其保存与护送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保存与护送人员对运送与保存标本的相关知识。还要定期对检验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知识水平,以此解决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5]。

综上所述,在标本检验中,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差异较大,应多加强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知识技能,让医生与检验人员间多沟通交流,规范标本采集与运送,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玉婷.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7):737-739.

[2]彭陆衡.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87-88.

[3]王秋霞.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66-67.

[4]尹佑东.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比较[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6,8(4):206-208.

[5]王宝红.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7232-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