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王晓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王晓红

王晓红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300)

【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致病原因,临床特点以及相关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接诊的高热惊厥患儿78例作为主要研究样本,对治疗期间各项临床进行整理与回顾,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高热惊厥的致病因素,并探索有效护理对策。结果:导致幼儿出现高热惊厥原因较多,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细菌性痢疾等均是相关因素。在有效治疗与护理对策下,本次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导致幼儿出现高热惊厥因素较多,临床需要结合患儿具体症状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临床特点;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214-02

高热惊厥在儿科的接诊量较高,因幼儿身体各方面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在高热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较大刺激,导致患儿出现惊厥[1]。该类患儿多存在意识模糊,肢体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痉挛以及抽搐等症状,部分较为严重患儿更表现出面色失常、大小便失禁等特点。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可见若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对患儿智力发育造成影响,更存在演变为癫痫的病例。为保证患儿健康,需要结合致病因素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及有效护理,促使患儿尽快康复。本次我院就对78例患儿对应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接诊的高热惊厥患儿78例作为主要研究样本。本组患儿主要存在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在3个月~7岁,集中在(3.54±0.65)。入院时体温在38~40度,均值为(38.41±0.74)度。

1.2方法

对本组患儿各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将导致患儿出现惊厥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类,并探索对应护理对策。

2.结果

2.1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因素

通过对78例患儿资料回顾可见,导致出现惊厥的相关因素较多。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本组患儿中存在细菌性痢疾19例、中毒性脑病20例、上呼吸道感染20例、下呼吸道感染11例,其它8例。

2.2临床特征

入院时本组患儿体温均在38度以上,且存在意识模糊,四肢痉挛以及抽搐等症状。从发热到首次惊厥时间为16~34h,均值为(26.05±1.06)h。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口唇紫绀、双眼无神,四肢僵直等症状,持续时间在5~20min,平均为(13.41±1.51)min。

2.3治疗情况

本组患儿在治疗中,实现对体温进行控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体温下降至37度左右所有时间为22min~3h,平均为(84.14±1.39)min。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在5~8d,平均在(6.01±1.21)d。经3个月随访调查可见,本组患儿无复发病例。

3.讨论

结合患儿临床特点,以及相关致病因素,在护理中可以从以下角度,帮助患儿尽快恢复,详细如下。

(1)急救护理。当患儿出现惊厥抽搐时,需立即指导患儿保持平卧,并将头偏向一侧,对口腔以及鼻腔中出现的分泌物及时清除,避免在抽搐中出现误吸。将舌压板放置在齿间,避免导致唇舌咬伤。若抽搐症状持续3min无缓解,则静脉注射安定0.3mg/kg。针对存在呼吸急促患儿可给予吸氧护理,给氧速度控制在1.5L/min,以防脑组织出现损伤。严格按照医嘱对患儿使用脱水剂、抗生素等[2]。

(2)体温控制。高烧状态下,患儿耗氧量将持续增加,造成惊厥程度加剧,为此体温控制为该类患儿治疗中最为关键环节。将冰袋放置在病床旁,并减少衣物。使用温水对背部、腹部以及大腿等进行擦拭。每15min对体温进行测量一次,针对体温无下降趋势患儿需告知医生对用药方案进行完善。指导家长鼓励患儿多喝水,避免因大量出汗而导致虚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体温进行严格记录[3]。

(3)治疗护理。针对导致高热惊厥的因素不同,临床在治疗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为此,护理人员在输液前需要结合患儿治疗方案对抗生素种类、剂量进行核定,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同时严密观察患儿在使用抗生素中的临床表现,若出现呼吸急促、脉搏失常以及血压偏低或偏高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向医生禀告。

(4)心理护理。出于对患儿担心,治疗中家长均存在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患儿恢复情况,并告知医院对于该类患儿治疗的有效性,起到消除负面心理的作用。同时告知家长对应护理对策,针对患儿出现的突发状况可在医护人员到病房前正确处理。

(5)出院指导。对于满足出院条件患儿,护理人员需做好对家长的健康宣讲工作,确保其对病症有充足的认识,可准确判断患儿是否出现复发等症状。同时,家长应当对该类病症的急救措施以及常用降温方式进行掌握。一旦患儿出现复发,需立即指导患儿平卧并将筷子放于齿间。指导家长要求患儿多参与运动锻炼,起到增强自身免疫力的作用,同时对日常饮食结构进行完善,多食用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类食物,并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用药[4-5]。

高热惊厥主要出现在幼儿阶段,该阶段幼儿自身抵抗力较差,极易受外界致病菌的影响而导致感染,在感染发展过程中受到自身免疫调节的作用可导致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健全导致惊厥症状的出现。在使用药物进行控制的同时,更需要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策实现对各类不良反应的控制,以免造成更大损伤。同时,若惊厥症状出现反复以及控制不及时将增加患儿出现癫痫的机率,对幼儿发育造成影响,可见确保首次治疗的有效率更具有重要性。在实际诊治中需要将治疗与护理充分结合,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将病症对患儿的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荣贺杰,梁久娟.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0)243-244.

[2]刘小兰.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9,8(8)41-42.

[3]李芳.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188-188.

[4]张芬琴.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20)191-192,193.

[5]郭红.5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8(35)4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