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因素分析与干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大学生自杀因素分析与干预策略

邹志宏(山东省济宁市市直机关医院山东济宁272100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98-02

【摘要】对大学生自杀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策略,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完整,保障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杀心理分析大学生1大学生自杀行为产生的因素分析

1.1外部环境是导致大学生自杀行为产生的外驱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心理对外界环境严重不适应的极端表现。这里谈到的外部环境,包括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三个部分。

首先,从社会环境来看,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旧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被否定,但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的确立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由于社会规范的模糊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和谐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隔离现象。包括大学生与同龄群体的隔离和社会大环境的隔离两个方面。长期的社会隔离,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个体的过度关注和对生活环境的极端不适,甚至容易滋生对社会竞争的社会恐惧感。

其次,从家庭环境来看,家庭教育对人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大学生自杀都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

最后,从学校环境来看,作为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学校环境,无疑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影响。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整体环境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首先,面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较差的现状,大学缺少应有的补救措施。其次,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偏差。最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薄弱,致使一些本可以自我调控或通过及时干预救助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最后酿成了大学生的自杀行为。

1.2主体内在原因是大学生自杀行为产生的关键

虽然外在的环境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大学生内在脆弱的心理环境才是大学生自杀行为产生的关键。挫折承受力差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基础。

心理冲突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内驱动力。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急剧变化时期,挫折承受力较差,当外部的多种因素反映到大学生身上,就会形成许多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和矛盾如果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就会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进而有可能发展为神经症或精神病,甚至导致自杀。

大学生心理疾病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头号杀手。国内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者中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者为39.27%。在我国大学生中与自杀相关系数最高的心理疾病主要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抑郁和自杀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证。

1.3导致大学生自杀行为产生的直接因素

诱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常见生活事件主要有:恋爱受挫、学习压力过大或学业成绩不理想、出现不及格、人际关系冲突、遭到诬陷或被人误解、认为患有严重的或难以启齿的疾病等。这些问题症结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则容易成为自杀的直接诱因。

2大学生自杀的干预策略

2.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

在学生中要大力开展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和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和学生家庭及原所在中学的沟通,防止由于家庭变故导致学生心理抑郁,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各种人生经历。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人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自我调适。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丰富大学生课余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学术风气;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2.2增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自杀危机干预意识

高校应着重培养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自杀危机干预意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了解自杀的前兆或有关心理异常情况反应的特征,使学生有随时准备承担自杀危机干预者的角色的意识。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总是与自己的同学朝夕相处,同学之间情况比较熟悉,很容易发现周围同学的心理异常和自杀前兆症状。当同学中有异常现象时,要有危机干预意识,及时向有关老师和家长反映,发动全部力量及时干预。

2.3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可持续稳定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各种心理困扰,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及时恢复心理平衡。受不良心理因素困扰的大学生,如果无法自我摆脱或及时得到帮助,便可能出现自杀念头。而通过心理咨询,配合适当的心理疗法,有可能避免自杀念头发展到自杀行为。此外,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也是预防自杀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工作应由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或受过心理学培训并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来承担。

参考文献

[1]崔玉华.大学生自杀者社会心理因素和临床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77~179.

[2]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中国学校卫生,2002,(6):53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