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植秀珍覃兰香伍雪英

植秀珍覃兰香伍雪英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526021)

【摘要】目的调查统计我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急救患者1331例,急救时采用MEWS评价患者伤重程度,通过统计比较患者走向、预后及满意度来评价MEWS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结果MEWS分值越高,患者伤重程度越高,预后越差,满意度越高。结论MEWS具准确预测患者走向及预后,值得临床治疗推广使用。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66-02

院前急救是一项非常重要并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而且要合理地进行预处理,保证患者入院前的生命安全。目前国内主要还是依靠医护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是发达国家急救评价患者时较常用的评价方法[1],不仅简单快捷,而且可保证评价系统性、客观性及科学性。我院自2011年6月引进使用该方法后,在紧急救护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12年1月-6月急救的患者共1331例,男性839例,女性492例,平均年龄为(53.5±18.7)岁,所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自愿前往医院接受检查;②完成本院治疗过程,可观察预后;③急救过程中未出现猝死;④有完整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外科患者468例,内科患者805例,其他科室58例。

1.2方法: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分工协作,一名专职人员按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标准对患者状况评分,并根据总分进行病情评估;其他急救人员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对于5分以下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填写蓝色的基础信息卡;5-7分的患者立刻吸氧,给予抢救药物,实时监测各生理指标,并提前通知相关科室接收至ICU或HDU,填写黄色的基础信息卡;对于7分以上的患者,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实时监测生理指标,观察病情变化,直接转入ICU救治,并做好手术准备填写红色的基础信息卡。急救人员回到医院后需进一步完善患者资料,并跟踪观察患者的后期护理状况,对不同分数段患者走向、预后状况和满意度进行统计。

1.3观察指标

1.3.1MEWS评分标准MEWS评分标准共五项标准: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每项均为0-3分,五项之和为MEWS评分总分,而总分越高可反映患者潜在病情越严重,具体标准见表1。

1.3.2走向与预后统计根据MEWS总分情况将患者分为3个区间:0-4分、5-7分、8分以上,观察患者走向与预后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走向主要分为三种:①留院观察治疗;②转入ICU;③转入HDU。预后主要分为三种情况:①治愈;②好转;③死亡。

1.3.3患者满意度原则上为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由患者本人进行评判,若患者意识不清或死亡的情况下由患者家属代为评判。

2结果

2.1患者走向在所有患者中,评分在0-4分的患者共400人,5-7分患者共510人,8分以上患者共421人,各组走向具体情况见表2。

表2患者走向情况

2.2患者预后在所有患者中,0-4分救活率为100%,5-7分救活率为95.1%,8分以上救活率为88.4%,具体预后情况见表3。

表3患者预后情况

2.3患者满意度在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3区间患者及其家属对所采取的急救措施满意结果均超过95%,具体结果见表4。

表4患者满意度调查

3讨论

急救患者具有发病急、发病重、变化快等特点,如何能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是急救患者时面临的首要问题。MEWS是20世纪90年代由英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2],可通过对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等五项生理指标评价来判断患者伤重情况的一种量化方法,具有快速、系统、不受器材场地限制等优势,已被英国国家医疗系统(NHS)认证为评估病情的方法之一[3],有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在国内主要应用于急诊急救以及诊断分类[4-5]。

患者MEWS各项指标总和可反映患者的伤重程度,Goldhilld等[6]认为,分值越高,患者伤重程度越高,所需护理关注度越大。在本次研究中评分在0-4分的患者共400人,其中有97.0%的患者接受留院观察即可,表明其伤重较轻;5-7分患者共510人,72.7%的患者需转至HDU接受进一步治疗,可看出患者受伤不严重;8分以上患者共421人,78.6%的患者需要转至ICU病房进行重症监护,说明患者伤重程度高。由此可看出,MEWS在我院院前急救过程中对患者伤重程度的评价、判断较准确,1-4分患者可送达医院后进行检查;5-7分患者一般伤重程度不是很高,在运送途中应注意监测各生理指标变化,可选择性送至ICU或HDC;8分以上患者伤重程度高,在运送途中不仅需要监测患者状态,而且需要建立2条静脉通道,直接送至ICU进行重症监护。

对比观察患者MEWS评分和预后,发现0-4分患者死亡率为0,5-7分患者死亡率为4.9%,7分以上患者死亡率为11.6%,由此看出随着MEWS分值增加,患者病情变化危险增加,患死亡率也越高,预后较差。因此在对于5分以上患者监护护理时,需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时刻注意患者生理特征变化,以防患者出现病变。对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调查发现,均对现行急救措施表示满意,总体满意度达97.82%,原因可能与MEWS可将患者病重程度量化有关。

使用MEWS对患者进行诊断,不仅具有快、准、系统等优势[7],而且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走向及预后,实现与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8],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一方面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另一方面指标量化减少了患者对医疗措施的质疑,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因此MEWS可广泛用于设备不全、急救经验不足的基层医疗机构。

参考文献

[1]刘新平,谢虹,陶方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对ICU创伤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9):25-28.

[2]孟新科.急危重症评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36.

[3]肖红丽,孙芳芳,齐海宇,等.早期预警评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09,21(11):697-699.

[4]林良友,林海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2010,19(1):92-93.

[5]王承辉,阮海林,杨春旭,等.院前急救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分布及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4):310-313.

[6]GoldhillDR,McNarryAF,ManderslootG,etal.Aphysiologically-basedearlywarningscoreforwardpatients:theassociationbetweenscoreandoutcome.Anaesthesia,2005,60(6):547-553.

[7]谭雯,薛金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分类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2012,18(25):25-26.

[8]陈锐,黄英华,杨进,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6):51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