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6
/ 2

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李洋张杰琳郝东黎李建功刘虎

李洋张杰琳郝东黎李建功刘虎

(国网濮阳供电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在整个经济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是在电力网络改造的深度发展趋势之下,大量的电力自动化管理设备开始运用到系统当中。但是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必须得到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问题;改善

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现状

现代经济社会对于电力事业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优质性等方面。而现代经济社会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主要为实现全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电力系统所涵盖的自动化技术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实现了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还实现了由局部向整体的转变。

如果从设计层面进行分析,则要求电力系统能够通过对多机系统模型的科学试验,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管理层面进行分析,则要求电力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及优质性管理: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则要求现代控制理论能够被融入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过程当中。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将重心放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改善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创新,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智能化、优质化、经济化。

二、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2.1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在全球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过程中,技术设计方面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缺乏一套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而就中国而言,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过程中,其标准缺陷不仅仅体现在技术设计方面,自动化系统模式及自动化管理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标准规范予以管理,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造成的主要原因体现如下:

(1)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对于外界的开放水平总体偏低,大部分设备连接技术较低,较难实现接口,造成连接可靠性非常低;(2)制造厂商对于电力系统相关产品的质量把关较为松懈,导致产品质量及稳定性低下,整个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无法与实际要求进行同步。

2.2电力系统维护保养团队力量薄弱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设备时常会发生损坏等情况,此时就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而我国绝大部分的电力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主要是依靠设备生产厂商完成,企业在对电力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建立专业性设备维护保养队伍,无论设备何时何地发生故障,无论故障程度轻重,企业都将故障上报至生产厂商委托其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很容易导致部分紧急缺陷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并产生高昂的维修成本,严重时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

三、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改善措施

3.1完善电力自动化管理的技术设计系统

根据我国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这一问题,我们应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在技术设计方面的转型。换个角度进行分析,若果想最大程度确保电力系统在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稳定性、标准性,防止电力系统因缺乏规范而引起各类问题,就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将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使用条件与所处环境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一套具有良好适应性与统一性的规范标准。具体一点来说,为了更好地满足以上要求,就必须在所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有关的制造厂商中贯彻上述标准,尤其是在一些需要配合接口通讯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更加需要彻底落实行业规范,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行业要求。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规范所涉及的重点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生产过程中:a)通讯控制器和故障录波设备的装配过程;b)通讯装置器与无功设备的装配过程;c)通讯控制器和小电流接地设备的装配过程:d)通讯控制和模拟盘装置的装配过程:e)通讯控制器和保护设备的装配过程。

对于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中不同种类的产品而言,其制造厂商必须在相关设备数据接口的行业规范标准方面进行协商,最后达成统一,除此之外,还应对相关数据格式及通讯规则等方面的标准进行规范,形成一套适用于所有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零件的规范标准。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制造厂商自动化产品数据接口及数据接口标准的适用范围,还可以实现制造厂商自动化产品数据接口及数据接口标准的通用性和统一性,最后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2保证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模式的合理性

要想有效改善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仅仅对电力自动化管理的技术设计系统进行完善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保证整个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在设计模式方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任何一个设计环节都进行精心的设计。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模式由以下几种类型构成:

(1)分布式设计模式,受到分布式设计理念的影响,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资源都将以单元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资源包括控制信号、警报信号、分析信号等等。在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处理之后,信息资源会以数据信号的形式输出,系统会自动对这些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光纤总路线进行输送,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的信号接收工作都是由主控室监控计算机设备完成的。在从始至终的传输过程当中接地单元之间能够一直保持相互独立的状态,并引入分布式及模块化开放结构等方式,用来避免控制单元及控制保护单元中所包含的部分控制保护功能失效,引起严重的后果。

(2)兼容性扩展设计模式,根据市场对系统可扩展性及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不难发现,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仅需要分别对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设置,还应配套设置一套与这些软件硬件系统相适应的串行通讯接口。在选择接口配置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满足后期规模扩充及功能扩充需求。

(3)可靠性设计模式,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过程中二次接线繁琐程度的降低,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所使用的继电器装置由传统的单一性功能继电器转变为现代化多功能继电器。与此同时,系统在对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的接线设计上,还使用了分步式设计模式,以此来增强接线的有效性。

3.3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通过现代化高科技来实现整个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全面覆盖及实时监控。具体来说,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使用企业应建设一个全方面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工作团队,并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团队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其具备独立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这样,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企业就不必将故障上报至生产厂商进行处理,而是可以在现场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故障处理的及时率,降低了因设备维修而产生的高额成本。

结语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针对这些不足点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通过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来确保我国的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得到更好的完善,更加充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晓英.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企业导报.2013(12)

[2]曹国伟.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探析[J].价值工程.2013(36)

作者简介:

李洋(1990.4-),男,河南濮阳人,华北电力大学,单位:国网濮阳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