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创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小组合作学习——创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于洪河

郯城县港上镇初级中学于洪河

随着临沂市数学“三五四”新课堂教学策略的推行,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学习是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小组学习是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荣誉为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情感陶冶以及社会合作精神的培养都有积极的影响。如何优化数学课堂中小组学习方式是很多教育同仁关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组建学习小组,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石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只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的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三五四”提倡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合作学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不同层次学生搭配的原则

通过学生自我鉴定和老师的适当微调,我把学生分为A、B、C三层(A为低层,B为中层,C为高层)。然后,我按A、B、C三层学生搭配,编成四人小组。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人数的调整,一般以四到六人为宜。

学生异质搭配的原则

学生的性格“多姿多彩”,有羞羞答答的内向型,也有快人快语的外向型。因此,教师分组时,应合理搭配,使一个小组之内,性格互补。这样一来,在小组讨论中,外向型的人,客易在讨论中先声夺人,打开局面,拓展问题的广度;而内向型的人,在听了多种观点后,深思熟虑,又有可能增加问题的深度。因此,和谐的小组学习,不仅是知识间的流通和碰撞,更是性格间的交融和补充。

性别协调原则

女生优于“感性”,男生长于“理性”,主“情”的发扬审美感受力,主“理”的提高逻辑推导力。因此,小组讨论中,既有文学的阐述,又有科学的概括;既有文学的魅力,又有科学的抽象。小组讨论中的性别搭配,实质上是“感性”和“理性”的沟通,“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位置优化原则

位置编排的目的本着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安排座位时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坐在中间,学习相对比较差或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坐在两边,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等生的辐射作用。把课桌排成有利于师生、生生的讨论合作与交流的形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相互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基本技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现代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发展性。如何引导学生把学会变为会学,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识合作的重要性。有些学生特别是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作为老师要告诉学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合作,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是你再学习的过程。

(2)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能更好的促进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有的同学讨论之初还能够入题,结果一会就跑题了,要及时的帮助他们。

(3)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

(4)培养个人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5)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我经常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逐步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真正感受到“我参与、我成功、我快乐”。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试卷分析、知识竞赛,我们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学习小组成为互帮互学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相互协作能力。这样的小组讨论,不仅达到了现实的教育目标,而且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目标。为了诱发学生的紧迫感,每次我们都规定了小组讨论的时间,对讨论结果快而准的小组,及时表扬,将小组的成功与每个成员的讨论状态联系起来,使小组中A、B、C层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三五四”教学策略的小组讨论法,实质上是小组整体推进和小组内个体动态推进的和谐统一。

三、合理创设情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小组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要有明确的、有价值的学习题材。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体验出发,设法挖掘原有认识和课本内容的联系,创设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层次性和可讨论性的问题,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操作平台。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研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使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这种情境具体体现讨论式的学习和研究性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设置具有思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教学情境是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应坚持触景生情'”。(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创设不同的情境,全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创设中始终注意教师情感的投入。课堂上的教师,他的教学语言、举首投足都要富有情感,这是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之一。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情境。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中的人文精神,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四、师生多方交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思维训练度

交流是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可以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使得个体思考通过交流形成集体智慧。在交流中,要注重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效。否则,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所以,在合作学习前,特别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便独立思考。生生交流时,要给与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比较默契,也更有利于他们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产生松散的状态。

师生交流,尤其重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教师就是一盏明灯,给学生指明了方向,让他们走出问题的困境。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平等的对话,要学会欣赏他们、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五、适时小结,教师评价,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理论性

学生因受年龄和经验所限,很少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审视和总结,那么教师应当适时地指导学生进行过程小结。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小组学习效益,使他们把在学习中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发展自己的个性思维。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所讨论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得出一般结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敢于发现,敢于批判,使学生具有充分表现个性的机会,同时又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享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