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综合症合并局部解剖异常的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女性尿道综合症合并局部解剖异常的诊治

王晋富

王晋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中蒙医院普外科024300)

【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综合症合并尿道及尿道外口异常诊治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女性尿道综合症合并尿道外口异常的患者,若阴道口至尿道外口的距离<0.3cm,则诊断为尿道处女膜融合型;若尿道外口下部有膜状覆盖则诊断为处女膜伞型;若尿道远端胶原纤维环的胶原纤维过于丰富,缺乏弹性,形成相对缩窄环,排尿过程中近侧尿道膨大者为功能性尿道远端梗阻型。共诊治71例,采用尿道外口成形术:处女膜伞切除,尿道外口阴道口间距延长术,保持尿道外口阴道口间距>0.8cm,有胶原纤维环过于肥厚及缺乏弹性者于后正中线切开至尿道粘膜,重建前庭。结果痊愈60例(84.5%),好转8例(11.2%),无效3例(4.2%)。结论尿道外口成形术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症合并尿道及尿道外口异常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女性尿道综合症尿道外口异常尿道外口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024-02

女性尿道综合症是妇女常见的临床征象。表现为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耻骨及肾区疼痛、下腹坠胀、尿量减少,每次只排出少量尿液或滴血而尿常规化验正常,中段尿培养阴性。女性尿道综合症为无明确的器质性病变背景并以尿频为主要主诉的一组症状群,不应将其视为一个疾病。1999~2012年,共收治71例女性尿道综合症合并尿道及尿道外口异常患者,均行尿道外口成形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71例,年龄为22~77岁,均为已婚女性,其中22~40岁60例,占84.5%。71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病史,应用各种抗生素治疗难以长久奏效。发病诱因:常在性生活后发病者40例,常在经期发病者13例,因劳累而发病者6例,无明显诱因者12例。临床表现:病程1年~10年,均间断出现膀胱刺激症,排尿10~40次/d,3~10次/n,严重者5~10min/次,其中尿道外口疼痛30例,下腹胀痛不适或腰痛者42例。其中15例因性生活后反复发病,应用各种方法无效,而惧怕性生活。局部检查:尿道外口阴道口间距过短<0.3cm者40例。尿道外口下部有膜状覆盖尿道外口1/4以上者29例。功能性尿道远端梗阻(合适的球形尿道探子插入顺利向外拉出时,尿道外口一周苍白)者2例。扩张处女膜试验及压阴道试验均为阳性[1]。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尿常规结果多未见异常(55例),少数有白细胞(16例)。71例患者做尿菌培养,60例作KUB+IVP,均无阳性发现。膀胱镜检20例,仅有2例发现膀胱三角区轻度充血。

1.2手术方法

1.2.1重建尿道外口,患者取截石位。对于尿道外口处女膜伞型、融合型者均行尿道口阴道口间距延长术。用艾丽斯钳提起阴道外口前壁,在尿道外口与阴道口之间横形切开处女膜伞内板2.0cm,用组织剪游离尿道,勿损伤尿道,深约1.5cm,破坏尿道外口阴部神经丛,用5-0肠线间断缝合尿道粘膜与皮肤,成V—Y形,勿再形成门坎样隆起,重建前庭,使间距延长1~2cm,以保证术后局部水肿消失,间距稍缩短后仍>0.5cm。若尿道外口变小,则用组织钳扩张,修剪突入尿道口的粘膜及前庭组织,以使尿道外口无狭窄、梗阻,无阻碍物。用食指、中指深入阴道下压及行抽插试验,老年患者若见处女膜残痕及瘢痕牵拉尿道外口进入阴道,沿处女膜环作一弧形切口,切开阴道壁,在尿道周围筋膜下游离、松解尿道后壁与处女膜及阴道壁的粘连后,于10点和2点钟处纵形切开两侧的处女膜,达正常组织处。再按上述方法作前庭成形,使尿道外口勿被牵拉。尿道开口位置过低,此种方法仍不满意时,充分游离尿道,于前方另形成隧道,于尿道前庭的中部造口。功能性尿道远端梗阻者在上述手术中,于后正中线切开至尿道粘膜,重建前庭。

1.2.2术后多不放置导尿管,情况较复杂者,预计不能自主排尿者可留置口径较小的软质尿管2~3天,术后第二天用1:5000PP粉坐浴。术后应用抗生素1周,1个月避免性生活。

1.3疗效评价标准(均为手术半年后评价)

痊愈:症状消失,术后无复发;好转:症状减轻,经辅助治疗后痊愈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症状无缓解,经再次治疗疗效不佳。

2结果

71例患者经尿道外口成形术,术后尿频、尿痛、尿急消失60例,占84.5%;症状明显缓解8例,占11.2%;无效3例,占4.2%。总有效率95.8%。3例无效者,后经妇科会诊合并阴道炎,经妇科治疗后好转。其中50例经1~2年随访,随访率为70.4%。

3讨论

女性尿道综合症是泌尿外科门诊中常见病及多发病,表现为反复尿急、尿频及尿痛,部分病人有发热及腰骶痛。重者痛不欲生。但能正确诊治的不多,有的因部分医生满足于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引起诊断偏差,有的是患者怕羞,避违就医。多经长期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反复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和工作,更有甚者影响到婚姻及家庭。1923年Stevems首先描述此综合症,Folsom1934年提出尿道综合症一词(Urethralsyndrome,US)。至今,女性尿道综合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目前的研究表明主要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一)、精神因素(心理原因);(二)、神经原性病因;(三)、感染;(四)、尿道外口因素;(五)、女性“前列腺炎”学说;(六)、雌激素水平下降;(七)、其他因素如免疫因素、镁离子缺乏。本文主要针对尿道外口因素进行研究。

正常女性尿道外口呈椭圆形,与阴道口有一定距离,在成人约为0.5~1.0cm,处女膜环位于尿道外口下方,其间为阴道前庭。一些患者外生殖器发育过程中有轻度反常,发生尿道外口异常,可分为处女膜伞型(处女膜如伞状向前方张开,尿道口被处女膜伞覆盖,在伞的后方尿道末端呈隐窝状,排尿时尿流被处女膜伞阻挡,发生返流,尿液和分泌物积存于隐窝,尤其在性交后,分泌物积存易致逆行感染。);处女膜融合型(尿道口与阴道口近,阴道口至尿道外口的距离<0.3cm,尿道口融合在处女膜环前端,由于缺乏前庭,性交时尿道口易受刺激,引起尿频、尿急等。);功能性尿道远端梗阻(尿道远端1/4处的纤维环先天发育异常,胶原纤维过于丰富,缺乏弹性,形成相对缩窄环,在排尿过程中其近侧的尿道膨大,尿液不能平顺排出,发生涡流,尿道的细菌随尿液返流,造成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基于上述解剖的变化,对反复复发的泌尿系感染的女患者有必要检查尿道外口,并用上述标准诊断。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常忽视了对尿道外口的检查,导致滥用抗生素,效果不理想。手术方法也是基于上述解剖关系设计。延长尿道外口与阴道口间距离,解除尿道远端梗阻。

上述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明显,此种方法为治疗尿道综合症合并尿道及尿道外口异常有效治疗方法。作者体会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手术治疗,且手术要保证尿道外口与阴道口间距在瘢痕塑形后>0.8cm,尽量减少瘢痕形成,并游离尿道破坏尿道阴部神经丛,则疗效会更佳。对于基层医院,专业的泌尿外科医生缺乏,对此类病人的诊断缺乏指导,加之部分患者的思想保守,拒绝尿道外口的检查。使正确诊治出现困难,笔者建议加强宣教,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做到真正的健康守卫者。

参考文献

[1]陈国祥,梅骅.H形切开的尿道口成形术治疗尿道处女膜融合症.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42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