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4

国内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研究综述

张文格

张文格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摘要】我国学界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研究还较少,对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是否来临也莫衷一是。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内涵、国外高教后大众化阶段的发展模式、经验及启示,以及我国后大众化进程、面临的问题、任务及发展机制与策略。

【关键词】后大众化发展模式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

我国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研究始于2000年樊建芳翻译的《论美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一文,此后陆续有十多篇论文对国内外的后大众化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我国学界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研究还较少,教育界对我国是否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也莫衷一是。2010年4月24日,主题为“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面临的挑战与经验”中国—芬兰高等教育论坛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搜索文献可以发现2010年有关后大众化的研究是过去十年的总和,这说明后大众化已引起国内部分学者的注意,也势必引起学界的研究热潮。因此,总结概述国内教育界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研究成果,分析个中利弊得失,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涵义

“后大众化阶段(post-massification)”是199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有本章教授在运用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大众化理论考察日本高等教育状况时发现,进入大众化后期的日本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和学生入学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与该理论不相符的情况,他将这些区别于马丁?特罗所言的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特征和普及阶段的质的变化,称为后大众阶段。有本章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从大众化向后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如下现象:(1)财政预算紧缩将迫使公共机构重新致力于大学功能的社会经济理性化改革。至少会导致产生更强有力的“绩效”制度。(2)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向私有化发展,这种发展或者通过私立高等教育的继续扩大规模的途径,或者通过日益依赖学费资助公立高校的途径。(3)在取消控制和管理的时代,高等教育机构日益为自身的管理负责。(4)市场因素日益取代公共政策,成为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范围和价格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因素。(5)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自负盈亏”,公共机构和公共舆论会寻求新的评估鉴定办法,从而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6)为了确保质量,教育的结果日益成为衡量高校“绩效”的重要因素。(7)这些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内的心理压力程度不断提高。一旦大众化与后大众化的界限被跨越,大学内部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1)社会优先考虑因素发生变化,因而更强调通识教育而非专门化教育,更强调教学而非科研;(2)大学规范结构的改革;(3)对学术效率提出新要求;(4)学生人口的变化;(5)教学法改革;(6)大学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学生地位的改变。

罗伯特?吉姆斯基(RobertZemsky)教授认为有本章教授的七条假设准确描述了美国当时高等教育的现状,并认为后大众化阶段是“无序的杂乱无章的变革时期”,其原因是“大众化时期占主流的学术快速发展模式让步于日趋凸显的财政紧缩和质量危机”。汤志民教授认为后大众化阶段的含义是:(1)进入急剧扩张后的平台期,开始进行以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大学理念的检讨;(2)对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开放度、开放对象和开放条件进行检讨;(3)对高等教育面临政府财政紧缩而带来的办学经费来源、使用合理性等的检讨。

目前国内对“后大众化阶段”的界定是量和质的双重定义。量的方面:冯用军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居于25%~50%之间时为后大众化阶段;蒋文亮、卜雪梅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50%之间时是后大众化阶段。质的方面:王洪才、曾艳清基于学生结构的改变,认为后大众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在未达到普及化之前就出现了停滞和波动,而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率却持续增长,其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传统学生;杨移贻基于规模和质量的对抗,提出规模达到一个平台期,质量问题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界进入前所未有的变革期,需要对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并做出政策调整,这样的一个时期直至到普及化的到来,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大众化阶段”。

二国外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发展模式

“后大众化过渡的整个进程依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差异显著。”由于各国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实现模式也不同,但总体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欧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美国模式、日本模式。

1.王洪才基于学生结构转变提出的三国模式

(1)美国模式。美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轫于《老兵法案》。该法案使1945~1956年间,就有近800万退伍军人涌入社区学院学习。20世纪70年代少数民族学生、妇女和黑人及残疾人入学率迅速增长,并成为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增长的主力。此后20年间,尽管传统的适龄人口学生仍是大学生主体,但在入学注册增长率中已经落后于非传统的成人学生,非传统的成人学生所占比重一度达到高等教育入学人口的44%。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增长趋于平稳(保持占高等教育总人口40%左右),标志着美国后大众化走向成熟。

(2)英国模式。双轨制的废除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开始。1992年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宣布双轨制走向终结,多科性技术学院可升格为大学,由此,英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加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2年的23%达到1994年的30%。1994~1998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在30%~33%之间徘徊,而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人数开始猛增,这是英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的标志。2000年以后,英国本科教育中年龄22岁以上的非传统的成人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并有压倒传统学生之势。除2002年外,22岁以上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占新生的比例都高于50%,2004年则接近60%,这说明英国后大众化趋势已经形成。

(3)日本模式。日本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源于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了高等教育的扩充与发展,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55年的10.1%增长到1970年的23.6%。1992年,由于适龄入学人口大幅下降,为了使高等教育规模保持稳定和私立高校不致大量破产,日本政府又再次推行高等教育扩充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策略是扩大成人入学。在这次扩充中,适龄人口入学只经历了短暂的急剧增长就进入了平缓状态,而非传统的成人入学却出现了持续的增长,这正是有本章所观察到的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期的特征。

2.杨移贻基于“规模发展平台期和质量危机”提出的三国模式

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经过一段高速发展之后,会出现一个“停滞期”或“平台期”,似乎是一种规律。1960~1970年代的上半期,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提升,但到了70年代后期,却“不约而同”地放缓增长速度,进入一个“平台期”。其中,美国经过1940~1970年代上半期快速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提升到50%之后,70年代下半期高教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而德、法、英等西欧国家在70年代高教毛入学率达到20%以后就放慢发展速度,直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迅速上升。日本也在70年代后期毛入学率达到50%以后进入近10年的停滞期(1960~1978年是扩大期,1979~1985年是停滞期)。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金子元久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高速发展后的停滞期,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加速化发展,或者是大众化引起的各种问题: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导致的高校教学质量的下滑;高校毕业生劳动力供给的过剩;教育机会差距的扩大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膨胀,从而导致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取向出现了变化,不得不采取减速调控手段”。佩特里夏?甘波特(Patricia.J.Gumport)指出各国高等教育体系有相似的发展历程,即由大众化走向成熟进而走向后大众化,其转折点是加强公众监督和呼唤社会责任、政府资助的削弱、对学费的抵制与补贴、市场压力的增强和强调职业教育的主张、学习持续性问题和延长获得学位的时间等问题出现。

3.经验与启示

王洪才、曾艳清认为后大众化理论的提出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一个直线过程,它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一个稳定期,此时高等教育发展并非继续走向普及化而是转向终身化。英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基本经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任务主要由非精英型大学承担;政府为顺应后大众化趋势而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政府的引导对后大众化趋势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杨移贻认为要重视美、日等发达国家“无界限化与高质量核心的形成”的经验,在后大众化阶段重新构建精英教育,以期在高等教育边界扩充的同时,强化其核心价值和核心质量。

三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研究

1.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进程

杨移贻基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从2009年的1.23亿下降到2020年的0.89亿),即使2020年我们要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每年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保持1.5%~1.6%就可以做到这点,因此预料,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平台期”已然到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成熟阶段(后大众化)。王洪才认为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虽然庞大,但仍未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只有当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趋于一致时,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纪元才会正式开始。他认为我国大概在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左右时,适龄人口对高等教育需求会达到相对饱和,从而向后大众化转变。蒋毅坚认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京津沪等部分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江苏、浙江等部分省份也已经超过40%,因此,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就整体而言尚处于大众化阶段的前期,但是,若从局部来看,北京等部分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有本章教授所定义的“后大众化”。

2.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杨移贻认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结构与体系问题:(1)在规模扩张中几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同步扩充,精英教育受到严重冲击,质量普遍下降。(2)高教体系层次不清,各高校定位混乱、功能趋同、追求升格、相互攀比的情况十分严重。(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层次教育并未发挥承担大众化量的扩充的主要角色,缺乏短期大学、专修学院、社区学院这样的高教机构。高职高专系列与普通高教系列缺乏沟通流转的渠道和机制。(4)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受到诸多限制,步履蹒跚,至今仍为中国高教体系的边缘,十分孱弱,只能在大众化中挣扎求存而不能发挥应有作用。(5)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机制还没有确立,在办学目标的多元化上,学制改革滞后;在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多元化上,壁垒有待打开;在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的多元化上,单一化格局尚未打破;在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上,举步维艰。冯用军认为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广东,社会资源的马太效应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典型的区域和城乡差异,存在严重的教育公平问题。

3.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徐魁鸿认为后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入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并预言社区学院将成为后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王洪才、曾艳清认为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迫切要求调整成人入学政策,要变入口控制为出口控制。传统的入口控制导致了学历主义倾向,而结果控制才可能使高等教育走向质量和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杨移贻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该是一个调整和增长并行的阶段。调整的重点在于高等教育的结构与体系,新的增长点可能在民办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温正胞认为在后大众化时代,我国的质量保证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要树立全球意识,从传统的一国之内的特殊质量保证转向全球化市场中的一般质量保证研究,并研究如何参与到全球化高等教育保证标准与模式的制定过程中去,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的再分配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话语权。蒋文亮、卜雪梅认为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

4.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机制

冒荣、宗晓华认为在后大众化时代,高校间非合作博弈与无序竞争现象会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争夺公共资源的零和博弈、分工模糊的市场竞争,以及学术声誉的“瑜亮式”角逐等方面,会给高等教育系统发展造成难以承受的效率损失。依据合作博弈理论与学术资本的聚集效应和可共享性,高校间的协调与联合策略能提高整体收益,而区域集群是催生高校间合作博弈的有效组织机制。为创造合作博弈空间,促进高校集群发展,必须建立透明、公正的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制度,降低政府与高校间的交易成本,消除高校间零和博弈导致的恶性竞争;有必要建立高校间合理有序的分工协调制度,改变高等教育领域混沌性的无序竞争局面;建立多元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追求卓越,办出特色。

5.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战略

杨移贻认为我国后大众化阶段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无边界化和核心质量的形成,即:一方面,大众高等教育机构的外围不断扩充漫漶,使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以及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形成大众高等教育的“无边界化”;另一方面,精英教育得以重新构建,质量不断巩固提高,形成“高质量核心”。王洪才提出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是:高职院校应是高等教育走向后大众化的核心机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转变为以非学历培训为主的机构;成人高等教育制度应趋于地方化、多样化、自助化;加强质量监管并赋予成人高校以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冯用军提出了精英教育发展战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要想获得跨越式的发展,“985工程”大学(A级)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B级)应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主力军,这类高校在未来十年应有步骤彻底改革招生录取模式,实现大类招生分类分层灵活培养机制;有计划重点改革大学评价机制,实行“教——研——管”长效试错绩效考核机制;优化重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团化策略提升国际影响力。冯用军认为应通过策略重构、布局优惠和行动创新来缩小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地区的高教入学机会差异。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有的研究尚未深入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和生搬硬套的成分较大,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都还较薄弱。正如阿什比所说:“与动物和植物一样,大学也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美国的大学是从欧洲遗传下来的,但是美国的环境使其变成了一个新的种类。它现在正在被移植、扎根于世界各地。”无论是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还是有本章的后大众化理论,借鉴和运用到中国,都会遭遇移植的现实。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未来一段时间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后大众化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后大众化概念的进一步清晰界定。(2)对欧、美、日等国家的后大众化背景、现实、政策、问题和独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3)对中国后大众化模式进行研究。“如果说精英阶段高等教育制度的‘理想模式’是以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来设定的,而大众阶段高等教育制度的‘理想模式’则取自美国。”那么,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制度的理想模式是不是也得以日本来设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需要我们去实践和研究中国的模式。(4)对我国后大众化阶段面临的危机和问题进一步认识。“在欧洲,危机是由于从精英式大学向大众高等教育系统转化不完全产生的;在美国,危机是由于要进一步扩张高等教育、提供以一定中学后教育形式实现的普及高等教育机会的强大压力而产生的。”显然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美〕RobertZembk著.美国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樊建芳译)[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0(3):31~39、49

[2]汤志民.台湾高等教育扩张与整并之探析[A].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办.超越与效能——21世纪两岸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2003

[3]冯用军.后大众化阶段行业特色型和综合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研究[J].教育界,2010(2)

[4]蒋文亮、卜雪梅.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规律研究[J].文教资料,2010(6):182~185

[5]王洪才、曾艳清.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33~138

[6]杨移贻.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44~148

[7]〔日〕黄福涛.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后大众化:日本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教育研究通讯,2010(3):18~28

[8]蒋毅坚.我国高教面临“后大众化”挑战[N].社会科学报,2010.07.02

[9]冯用军.后大众化阶段社会阶层对高教入学机会的影响——以辈出率为中心[J].现代教育管理,2010(9):9~13

[10]徐魁鸿.社区学院: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呼唤与回应[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65~68

[11]温正胞.“大众化”之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驱动力量与模式的转变[J].江苏高教,2010(1):5~9

[12]冒荣、宗晓华.合作博弈与区域集群——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初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4):35~40

[13]EricAshby.IvoryTowersinTommorrow’sWorld.inJournalofHigherEducation,1967(8)

[14]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学说与制度类型论[J].教育研究,2003(8):62

[15]马丁?特罗著.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濮岚澜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