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目标英语》SectionA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关于《新目标英语》SectionA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朱晴芳

浙江上虞春晖外国语学校朱晴芳

《新目标英语》(Goforit!)是DavidNunan编写的一套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美国ThomsonLearning出版集团合作改编,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供国内初级中学选用。在教学途径上,这套教科书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Learning)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程序。本书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和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一个单元还附有SelfCheck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1a-1b部分是新知的呈现、听力巩固、对话操练;2a—2c部分通过听力深入练习及对话深层操练达到拓展、巩固、运用语言知识的目的;3a—4部分包括阅读操练、任务交际和游戏三部分,它是一个本单元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转变的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开展SectionA教学提出一些想法与建议,力求抛砖引玉!

一、扎实、高效的课堂反馈

《新目标英语》教材SectionA1a由两部分构成。中间是一张在顶端写有本单元语言目标(LanguageGoal)的大图画,有些大图画还包含若干小图画(语言知识输出的需要),图画内容生活气息浓郁,又不乏幽默与诙谐,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左边或下方列出本单元基本语言知识,如单词、词组或句子等。教材通过设计语言文字与图画配套练习,要求学生把相应的字母填写在单词、词组或句子后面的横线上,达成向学生教授新的语言知识的目的。因为检查该练习的方式是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字母,所以导致学生在反馈时,只报字母不读语言基础知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纯粹的字母校对方式让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如执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I’mwatchingTVSectionA第一课时中,一个教师在检查学生完成Matchthewordswiththeactivities搭配练习情况时,一个学生回答:“d-a-b-c-f-e”,执教老师竟然夸奖:“VeryGood!Youranswersareallright.”这让听课老师也哑然失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可能只停留在图、义浅层理解和搭配的程度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本节课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目标。针对以上情况,教师有必要根据学情,采取以下有效的反馈措施: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采取倒读法,如针对以上回答,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以下回答:“ddoinghomework;awatchingTV…”或“disdoinghomework;aiswatchingTV…”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依据单元语言目标要求,采取师生对话法,师问:“Whatisddoing?”生答:“disdoinghomework”等。这样的检测方式不但可以加强学生语言知识操练的有效性、扎实性,同时也能为1b的听力训练做好良好的铺垫。

再如,对学生听力训练的反馈也不能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由于SectionA听力问题的设计往往比较简单,如填写字母、判断正误、圈划单词,导致许多老师对听力材料的处理不够到位,不能较好地落实单元语言知识目标。有些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个别单词、词组、日常交际英语等语言知识虽然不是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也不影响学生听力任务的完成。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许多学生课后不能准确、流利地朗读听力材料,听力材料中存在的知识盲点已经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笔者认为,教师课前一定要仔细研读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分清哪些语言知识是本课必须落实的,哪些语言知识是本课需要拓展的,哪些知识是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学习、掌握的。一般来讲,对一些存在较多语言障碍的听力材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朗读几遍,对较难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解释与说明,为体现对话的交际性功能,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不提倡全班齐读的方式。

二、教材加工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为宗旨

笔者认为,任何一套教材的编写都凝聚了编委会的大量心血。编委会在教材编写时必定对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并以分析研究的结果作为编写教材的依据和出发点。《新目标英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的系列教材之一。它是在(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最新出版的Goforit!教材的基础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改编而成的,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可想而知的。但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验)》指出:“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书本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景批判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其间涉及教材内容的调整和加工、教材资源的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等。”新课程标准说得更明白:“教材归根结底必须由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这些都说明教材不是圣经,不是权威,它只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利用的资源,是被教师加工改造的对象。同时也说明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奴隶,而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对教材进行合理地编制或加工呢?笔者认为,教材处理一定要以学生学情为基本出发点,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为根本目的。如在处理《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3Whydoyoulikekoalas?SectionA的1b部分Listenandcheck(√)theanimalsin1ayouhear(请在你听到的动物下面打√)时,课前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大量有关动物的英语单词,此听力训练的任务要求难免偏低,于是将它设计成Listenandwritedownthenamesoftheanimalsin1ayouhearthenreadaloud(听并写下你听到的动物单词,然后大声读出来)这一听力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单词拼读能力。再如在执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4Iwanttobeanactor第一课时,笔者发现在新知呈现过程中学生已较熟练地掌握本课的单词和句型,便删除了1cPairwork的机械操练活动,只保留2cPairwork对话深层操练活动。笔者同时建议,2a、2b中的有些听力训练的设计大都是字母填写、划线搭配等较简单的形式,在一些学生基础较好的实验班里,这样的听力训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建议设计成空格填词、问题回答、表格填空等形式,这样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的有效性

《新目标英语》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机构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视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生动性和创造性,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也有利于合作学习。

《新目标英语》教材SectionA主要以传授基本的语言内容为主,它是实施任务中所需要的语言材料。教师在设置任务前一定要仔细分析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堂中,在学生还没有牢固、熟练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一般不提倡开展较难的任务型活动,避免造成“课堂热热闹闹,效果可怜巴巴”的现象。如笔者在听一位教师执教《新目标英语》英语八年级(上)Unit7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SectionA第一课时,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本课语言知识的情况下,就拿出一个果汁机让学生展示制作bananamilkshake(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课堂气氛虽然空前高涨,学生踊跃上台表演,但学生在台上的表现并不理想,要么是作无声表演,要么说的英语与做的任务型活动极不协调或不搭边际。这种任务型活动显然违背了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是教学中的一种本末倒置现象。

还有些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只考虑任务型活动的精彩性,而忽视了任务型活动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如一位教师执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3Whydoyoulikekoalas?SectionA第一课时,设计了如下一个任务:Ifyouhaveazoo,drawapictureofyourzooandtalkabouttheanimalsinyourzoo(假如你有一个动物园,画出你的动物并谈谈它们).此任务型活动布置后学生马上忙开了,他们兴高采烈地画起了自己的动物园和动物,有些不会画画的学生傻坐着,有些善画的学生在为谁画的动物形象生动而争得面红耳赤。执教老师此时可能也意识到了此任务型活动的执行已偏离了她的初衷,急忙命令学生“SpeakEnglish,please!”这时,有一学生竟然说出“Mymonkeyisyellow,doyouhaveayellowpen?”……学生运用的语言知识与本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考虑任务实施的有效性,可以把任务型活动开展时学生可能要使用的语言知识写在黑板上或纸上,提醒学生尽量使用目标语;尽量精减任务中学生画画、剪纸等活动,避免只做不说、胡说一气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