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尿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蓝晓维

蓝晓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患者,施以精心的专科护理。结果痊愈42例(70%),显效14例(23.4%),有效4例(6.6%)。结论在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及时观察并正确处理出现的症状,排除不安全因素,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激酶溶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31-02

深静脉血栓(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发病率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成为内科久病卧床者及外科手术后病人的主要并发症。1946年,Virchow提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DVT形成的三大因素[1]。对2009年~2011年住院的60例下肢DVT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有患肢明显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皮温高、腓肠肌压痛。既往有大隐静脉曲张者可出现局部团块硬结,部分病人有腰酸、腹股沟区疼痛及压痛表现,男48例,女12例;年龄29岁~78岁,均为单侧病变,左侧52例,右侧8例。其中继发于手术后者46例,患盆腔肿瘤、肺心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共11例,无明显原因者3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上半身抬高15。,下肢抬高30。,膝关节屈曲15。,在踝关节上方绑扎止血带,阻断患肢浅静脉血流,以尿激酶40万u+生理盐水80ml于患肢足背浅静脉,连续应用7~10天,同时口服华法林1.25g/日;常规应用抗生素,如患肢肿胀明显,可复用双氢克尿噻和安体舒通等利尿剂,同时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等,注意观察出血征象。

2结果

本组病人经一疗程治疗后痊愈[2]4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本组无1例发生肺栓塞,仅2例出现血尿。

3护理

3.1一般护理

护士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地介绍治疗方案﹑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解除思想顾虑。鼓励病人多饮水,进低盐低脂饮食,以降低血液黏滞度。创造无烟环境,劝患者及陪护戒烟,以防止小血管的痉挛,利于疾病的康复。避免进食过多的含维生素K类食物而影响尿激酶药物效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2应用尿激酶的护理

尿激酶具有明显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液黏滞度作用,同时用药过久、过量或自身疾病都可造成凝血功能过度降低,发生出血倾向,应密切观察,争取穿刺一次成功。注射药物切勿漏入皮下,输注时要充分混匀,以保持一定血药浓度。尿激酶易失活,应现配现用,用输液泵在30min内滴完,不能用酸性液体稀释,以免药效下降。

3.3患肢护理

病人入院后即采用治疗体位,上半身抬高15°,下肢抬高30°,膝关节屈曲15°。这种体位能使髂骨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肿胀明显时,可适当使用利尿剂。当活动不能剧烈,不可按摩肢体,防止栓子脱落。每日测量腿围,做好记录,观察肢体消肿情况。注意观察患肢血供、温度、肤色和注射部位有无异常,注意观察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溶栓治疗的患者因反复穿刺,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局部出血的并发症,为保护足背静脉血管,我们通常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做好留置针的护理。

3.4并发症的护理

①肺栓塞:肺动脉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0%~40%,约11%的患者在出现症状的1h内死亡。肺栓塞常常发生在血栓形成后10~14d内,因此急性期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0~14d,疼痛时禁止热敷、按摩患肢,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如有以上症状发生,应立即将患者平卧,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做好抢救工作。②出血:出血是溶栓后最常见的并发症[3],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出血、皮肤紫癜及血尿、血便等情况,如有上述出血症状应暂停或减量使用药物,必要时给予鱼精蛋白拮抗。每周定时监测凝血功能,本组对照组中有2例在尿激酶用药5~6d时出现血尿,予停用尿激酶,出血征象逐渐改善。

3.5健康教育

耐心地劝病人戒烟酒,多巡视病房、播放幻灯片、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对病人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教育,及时改掉生活陋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危人群(糖尿病、肥胖、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评估,告知病人经常做下肢自我按摩,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长时间穿束身衣裤。指导病人溶栓后1周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鼓励病人在床上做踝关节屈伸运动,在病人无法坚持运动的情况下,护士协助病人进行足踝被动屈伸运动,消除血液的淤滞状态[4]。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9.

[2]吴必超,杨树呈,金凤玛,等.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联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2009,6(2):44-45.

[3]王春玲,李春燕.患肢微量泵入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海南医学,2010,21(8):133-134.

[4]代莉莉,徐燕.不同护理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12B):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