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归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李玉萍

李玉萍(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新疆阜康831500)

【摘要】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方法:选取12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舒乐安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和有效人数分别为49例和6例,对照组患者显效和有效人数分别为34例和11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归脾汤:顽固性失眠: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277-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失眠患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失眠可与眩晕、头痛、心悸和健忘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失眠又可以称为不寐[1],多见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及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等。我院对12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舒乐安定进行治疗,我们对两组进行比对分析,观察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失眠患者120例,均经《中医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并属心脾两虚型失眠[2]。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平均42.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2年,平均(4.72±0.85)年;轻度34例,中度17例,重度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平均42.5岁;病程最短2个半月,最长19年,平均(4.63±1.02)年;轻度37例,中度17例,重度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未见明显性差异P>0.05,可做为对比材料。

1.2失眠分级标准参考文献[3]

以睡眠时常觉醒或睡而不稳,晨醒过早,但不影响工作为轻度(+);以睡眠不足5h,但仍能坚持工作为中度(++);以彻夜不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为重度(+++)。

1.3入选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关于失眠心脾两虚型的诊断及文献[4]

①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整夜难眠,连续4周以上;②常伴有头晕、头痛、心烦、多梦、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③无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和诱因。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体倦神疲,失眠多梦,食少纳呆,大便溏稀。次症:口淡无味,心悸气短健忘,头晕目眩,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

1.4排除标准

①患者患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失眠;②精神障碍症状引起的失眠;③因服用乙醇、咖啡、茶或药物依赖引起的失眠;④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及精神病患者。

2.治疗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舒乐安定,让患者在睡前口服2mg的舒乐安定,根据患者病情转变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

治疗组患者应用归脾汤疗法,归脾汤基本组成:炙黄芪12g,酸枣仁30g,白术15g,生龙骨30g,龙眼肉10g,生姜5g,磁石30g,大枣3枚,当归9g,远志10g,木香6g,茯神20g,心血不足患者出现心血不足时还可增加白芍12g,阿胶10g,熟地30g;有性情急躁的患者可以加夏枯草15g,桅子10g,合欢皮30g;兼有肾虚可加桑堪子15g;有口干的患者还可以加如玉竹10g,百合20g,石斜10g,每日1次水煎后口服,治疗周期为1个月,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

2.2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以临床症状消失,夜间睡眠佳,无疲乏感,精力充沛为临床痊愈;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夜间睡眠可好,但偶尔有疲乏感,精力尚可为显效;以临床症状减轻,夜间睡眠有所改善,但精力仍较差为有效;以临床症状未见好转,夜间睡眠无改善,精力差为无效。

2.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60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60例,总有效率75%,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学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有临床意义。

4讨论

失眠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具有入睡困难、夜寐不安或彻夜不寐等特征,常导致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常呈递性加重。发病人群多为脑力劳动者,或性格内向、喜深思熟虑之人。临床上西医多采用镇静类药物以诱导睡眠,虽见效快,但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且副作用较多,故不宜长期服用。

失眠属祖国医学“不寐”之范畴,可分为虚实两证,临床以心脾两虚整最为多见,且以女性患者居多。《景岳全书?不寐》中写到:“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寐。中医学人为心主血,脾统血。若长期思虑过度则伤神,耗费心血,从而致心脾两虚,心气虚则气血推动无力,脾虚则运化无力致气血更为虚弱,从而导致气血失和,不能奉养心神而致不寐。故在治疗上应重点从调整阴阳入手,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为原则,心脾同治,补齐不足,以生气血,同时施以养心安神并重视调畅患者情绪,解除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从而获得正常睡眠。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失眠健忘。本文在归脾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更符合临床实际。方中选用健脾益气、补养心血之黄芪、白术、当归、白芍、甘草、大枣等,使气血生化有源;选用静心安神之远志、茯神、郁金香、酸枣仁、夜交藤以安神益智,又用石菖蒲开窍宁神[2],以川芎活血理气,木香行气舒脾,珍珠母重镇安神,五味子滋阴益肾交通心脉,众药合用,共奏益气生血、健脾养心、重镇安神之功,心脾双补,使运化充足,心血得养,心神得宁,不寐自愈。

本案运用归脾汤治疗患者60例,总有效率达91.67%,与西医药治疗组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愧为临床治疗失眠病症的有效方法,值得进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范垂勇,吕金香,归脾汤与针刺结合治疗顽固性不寐40例[J].吉林中医药,2001,21(4):645-646

[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6-152

[3]金明浩.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21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68

[4]汤艳娟,刘婧,李桂芝,等联合用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56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12):129-13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