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位“1”教学中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关于单位“1”教学中的思考

陈荣江

陈荣江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中心小学211521

小学数学低年级的学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数学课堂也非常活泼。但随着年级的增加、知识难度的不断提高,到了小学高年级之后,出现了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或概念(如分数知识方面关于单位“1”知识的教学),由于知识本身的抽象与枯燥,孩子难以完全理解,于是开起了小差,学习的注意力分散了。

心得一:得“抓住”学生。

1、一开始就“抓住他”。

上课一开始,就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最近刚刚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件等抓住学生。本课利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入效果非常好,不要说只过去两天,就是过去再长一些时间,一谈起来他们也还是津津乐道的,以此引入,不怕学生不感兴趣,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就“抓住他”了,孩子们也不会意识到今天将学习一个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前特别是在教学这一类抽象难懂的知识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打算,多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想方设法将它与我们的教学相结合,使本来不相关的话题能相关起来,原来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也能因此而感兴趣。

2、“抓紧了,别让他跑了”。

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被集中起来后会比较兴奋,这时需要教师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调控,将学生的注意力往今天教学的内容上引导,如果不及时引导,学生的话题会一直停留在社会实践活动上,这就不是教者的初衷了。当课堂氛围达到一定高潮时,教者在这里要及时“拐弯”,让孩子们用周记的形式来分享快乐和收获,“拐”到教学的话题上来,学生高度的兴奋和注意力一下子就转移到思考问题、学习知识上来了,一定要“抓紧,别让他跑了”。孩子们一般只会对老师提起的话题本身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启发引导及时并好好掌控课堂了。

心得二:得“循序渐进”。

单位“1”的相关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的教学与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在安排关于单位“1”知识教学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需求,教者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树立这样一个完整教学的意识,千万不要等到教学单位“1”这一知识才来构建、到用的时候才注重。

1、三年级时单位“1”意识的萌芽。

教材在三年级时就安排了初步认识分数这一教学内容,这时我们就应该渗透单位“1”的概念和意识。虽然三年级的孩子还意识不到,但当他们五年级在学习分数意义关于单位“1”的知识时,头脑中就已经有了一个意识基础,实际上是为下面的学习准备了一个最近发展区。

2、五年级时单位“1”知识的正式构建。

在四年级的数学课上教材并没有安排分数的相关内容,这实际上是在用时间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来逐步消化分数的相关知识。五年级时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正式揭示明确了单位“1”的概念。而在教学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们一定要用好孩子们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学习分数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确立单位“1”的概念和形象。

3、六年级时单位“1”知识的加固。

经过五年级的学习和一段时间的实践消化,学生们对单位“1”的认识与构建已经有了很大的基础,同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六年级帮助学生克服的困难就是百分数的单位“1”就是分数的单位“1”,不要因为是百分数就不认识单位“1”了,它其实是我们的老朋友,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练习加固单位“1”知识的掌握。

心得三:得“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就是帮助学生寻找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把握判断单位“1”。

1、找出题中被比较的量,通常被比较的量为单位“1”的量。

例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量,吃掉的是部分量,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的量。

2、标准句式的判断。

两种数量相比的问题中有许多标准句式,如有“分率前的”字句、“比”字句,或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等于、相当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单位“1”。通常“的”字前面的是单位“1”,“是、比、占、等于、相当于”的后面就是单位“1”。

3、原数量与现数量。

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其实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

4、特殊句式先补后找。

如“节约了20%”,这就需要先把这些关键句去补充完整,然后再找单位“1”。“节约了1%”,结合题意,可能是“实际比计划节约了1%”。

需要说明的是:找单位“1”的方法较多,而且题目是多变的,我们一定要具体分析、灵活对待。

我的困惑(努力方向):

笔者发现,单位“1”知识教学如果能在三年级到六年级间实现一个小循环,所取得的效果将会更好;另外,整个数学教研组的协调活动也能促进这一问题有效的开展。值得思考的是,虽然本人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很多对策,但最终错误的发生(虽然不多)仍然让笔者索然,这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际中继续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