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危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当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危害

张林

张林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1)

【摘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且及时的解决,那么必定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医务人员作为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群体之一,找到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危害是解决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当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危害展开探讨与分析,进而提出缓解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问题成因;问题危害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317-02

和其他工作类型相比,医疗工作具有强度高、压力大、风险强等特点,这些问题是导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与日俱增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医疗工作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与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医务人员患上心理健康疾病的风险显著提升,甚至使得部分医务人员逐渐患上了强烈的心理障碍,而这不仅给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造成了极为恶劣的作用,更是给医务人员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帮助医务人员调节舒缓心理压力,如何更好的缓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文针对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危害展开相关探讨与分析是极为必要的。

1.目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危害

1.1社会及舆论的过度压力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参与到社会舆论之中,但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公众对医疗工作的不了解,从而容易导致对医疗工作极为不利的舆论与信息在网络上肆意散布,这些信息中不仅包含了部分人对医疗工作的恶意猜忌,还包含了大量的谣言,这些都会给医疗人员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以至于一旦个别医疗工作出现问题,人们会下意识的以偏概全,站在弱者和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所有的医务人员及其工作,甚至认为每一个医生都是“有罪之身”,而这无疑会给本就承受着极大工作压力的医务人员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进而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导火索之一。

1.2与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和其他工作不同的是,医疗工作不仅仅关乎着一个或几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它往往关系着多个人甚至是家庭健康与安宁,除此之外,医疗过程大多需要花费较多钱财,而这就逐步形成了患者及其亲属一边想要获得更好的治疗,一边又对医生的各项治疗手段抱有怀疑的态度的尴尬局面。这样的局面不仅使得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无法拥有较为深厚的相互信任基础,更是给“医闹”问题的发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这个基础上,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并不可能保证每一次医疗工作都可以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也不可能保证每一次工作都可以及时的挽救一条生命,而这对于将医务人员看作是“救世主”的患者而言,一旦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就极容易将个人的情绪发泄在医务人员身上,从而导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1]。

1.3医疗经济市场的冲击

我国医疗体制正处于重要的改革时期,我国的相关制度也正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在这一基础上,我国医疗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大,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生,不仅需要承受着重要的工作压力,还需要面临着收入与工作付出不平衡以及拒绝隐形收入等压力,这些压力的长期存在且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极容易导致医务人员的信念动摇甚至是心理扭曲,进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1.4个人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较弱

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医务人员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大约是其他工作的4~5倍,而医务人员中大约有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五拥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五的医务人员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较弱而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无法得到及时的提升,那么不仅会大大增加其在面对外界压力和风险时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更是会使得其原有的心理状态受到重大的打击[2]。

1.5工作与学习压力的双重作用

医疗工作是一项对个人技术和专业水平要求极高的工作,并且随着时代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医疗工作往往要求医务人员能够随着相关技术额发展而不断的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并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因此,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的学习。然而,由于我国医疗需求的急剧增加,我国多数医院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都较为紧张,甚至部分医疗工作还严重挤占了医务人员的正常休息时间,而紧张的工作状态与工作安排不仅给医务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工作压力,更是使得其学习时间大大压缩,进而使得医务人员的学习压力也大幅提升[3]。

2.缓解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对策与方法

2.1加强对医务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想要使得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得到较好的疏解,想要使得其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那么首先需要对医务人员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加强培养,从而帮助医务人员完善个人人格、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当然,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医院可以注重对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以及实习,来帮助医务人员尽快的适应医疗工作速度和压力,通过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来帮助医务人员掌握相应的心理压力自我疏导方法,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应对医务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各项问题与各类压力。

2.2规范相关医疗制度帮助医务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的导致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医院应该通过多项努力来尽量帮助医务人员建立与患者的良好医患关系,从而让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可以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医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相关医疗工作。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可以完善和规范相关医疗制度,并建立温馨的医院文化,通过让患者了解医疗制度、感受医院人文关怀,让医务人员严格准守医疗规范、严格执行医疗制度的方式,让医务人员和患者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而对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产生更好的促进作用[4]。

2.3政府与社会注意对外界舆论的导向

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外界的舆论往往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面对外界的舆论,政府和社会需要负首要的责任。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对社会,尤其是网络舆论进行合理的监管与引导,通过建立“舆论空白期”的方式让网络上的舆论在彻底爆发之前尽量先冷静下来,并通过相关手段和方式找出医疗事件发生的真相,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舆论中的真实部分,让人们可以公正、理性的看待每一项医疗事件,从而帮助医务人员在从医疗事件中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舒缓来自外界的压力[5]。

3.结语

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当下,如何疏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成为我国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医院只有尽快的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对医务工作人员的负面作用,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使得我国医务人员的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从勋.石家庄市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6.

[2]李榕.新疆医务工作者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发病状况及其表观遗传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

[3]吴慧艳.齐齐哈尔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工作者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5.

[4]李彦杰.军队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质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14.

[5]安花花,付藏红.军队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02):100-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