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

刘帆王旭柴文琳

刘帆王旭柴文琳(云南省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供应室650031)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59-01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

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常常携带细菌,甚至有时为耐药菌,常成为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有文献报道,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1],所以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环节中,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是最重要和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有两种,直接接触:体表与体表直接的接触,间接接触:易感宿主与受污染的物品接触,微生物存活在病人皮肤及周围环境,微生物从病人传播到健康医务人员手上,如果医务人员无法有效清洁双手将导致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1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1.1病人感染情况

1.1.1美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5%-6%,导致每年99000病人死亡。

1.1.2欧盟:现患病率为3.5%-14.8%。

1.1.3英国:估计每年导致5000病人死亡。

1.1.4

ICU和高危险病人:现患病率为25%-50%。

1.1.5中国:患病率6%-8%(2008)。

1.2医务人员感染情况

1.2.1职业暴露的定义

病人的血液或具有传播HIV的体液,包括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滑膜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液、羊水及含有HIV的实验室样本,经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而污染或被针刺伤或利器割伤污染了医务人员的黏膜。

1.2.2国内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现状:

某传染病院护士自我防护调查分析,因工作而感染过或感染了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疾病:其中甲肝占3%,乙肝占4.7%,丙肝占2.5%,戊肝占1.3%,结核占5.5%,流感占34.8%,总感染率为49.6%。常见医院感染性疾病有:血液传染疾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消化道传播:甲肝/戊肝/肠道传染病,接触传播:结膜炎/疱疹,空气传播:流感/结核。

2医院内手卫生的现状

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与需要洗手的次数呈反比,外科医生比内科医生高,护士比医生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越高,则医院感染率越低,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显著高于接触患

者前。3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因素

3.1人员方面:

管理层不重视,没有规范,未受过训练,工作太忙,觉得不重要,怕手部皮肤粗糙。

3.2相关用品方面:没有无水洗手产品,没有肥皂,水槽坏了等。

3.3方法:

没有规范,肥皂污染严重,反复使用的毛巾,洗手时间小于10-15秒。

3.4环境因素:病人多,护士少,水槽离病人太远,水槽堵塞。

洗手是标准预防的第一环节,标准预防是院内隔离预防的基础,WHO和CDC在SARS预防措施中首先强调了洗手,洗手是最重要且最简单有效能防止感染传播的方法!

4如何做好手卫生工作

4.1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增强无菌观念,树立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的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4.2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强调洗手的时间和次数,提高洗手合格率。

4.3改进洗手的方法和条件,配备快速免洗手消毒液,就近安装洗手池,并配备洗手液、快速干手器或一次性擦手毛巾,加强洗手设施的建设,有效保证洗手消毒效果。

4.4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洗手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对洗手结果进行监测,使医务人员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保证手卫生质量,防止医院感染。

手卫生看似简单却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医务人员通过正确的洗手,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切断传播途径、去除手部大部分微生物,有效的阻止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游建平,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

[2]李巧凤,李华飞等.医务人员清洁洗手与消毒后手的细菌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