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药院校病理学系列教材的编写及立体化教材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3

全国中医药院校病理学系列教材的编写及立体化教材的构建

黄玉芳

黄玉芳(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402-02

【摘要】高等院校的教材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更新以及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病理学》系列教材编写工作的回顾,以及对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初步尝试,探讨创建高质量的教材体系的实施方案和建立对教材质量跟踪评价制度。

【关键词】病理学系列教材编写立体化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载体,是教学大纲的精细化和具体化。编写高质量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材,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教材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学科在几年或几十年之内发展速度与水准,是具有宏观性的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教材建设也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是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除教科书外,还应包括配套的一系列辅助教材。

在21世纪初,经全国遴选,本人被选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病理学》的主编。从任职以来,一直致力于编写完整的病理学系列教材。到目前为此,已主编出版的教材有:《病理学》第1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精编病理学》、《病理学习题集》、《病理学易学助考口袋丛书》、《病理学实验指导》。计划于2011年春季出版是《病理学学习指导》;《精编病理学》第2版及《病理学习题集》第2版也将于2011年秋季出版。

本文对十余年的教材编写工作进行回顾,同时也表明所编写的《病理学》系列教材为立体化教材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教材建设的方向是:逐渐形成纸质教材、音像教材、教学课件、网络教材、教学素材和教具、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支持系统等新型教材模式,这就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

1《病理学》第1、2版编写指导思想

1.1强调中医的培养目标突出专业要求高等中医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专门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高级医学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中医和必要的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技能。教材依据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学过的各基础课程为基础,全面阐述基本病理过程为重点,恰当选编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必要”二字上狠下功夫,强化基础理论,精炼课程内容,强调运用学科基本理论认识疾病的发病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握规律、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为认识千变万化的临床病症奠定必要理论基础。

1.2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具有启发性教材在阐述各器官、系统疾病时,注重“临床病理联系”的编写,使学生在尚未面对病人和临床知识甚少的基础课学习阶段,能早期接触临床,通过对疾病病理特征的分析进而认识其临床症状、体征的发生机制,激发学生面向临床、面向患者的紧迫感,培养学生从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到临床病理联系、结局的程序性思维方法,让学生尽早体验医生的角色,逐渐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

1.3内容系统结构完整具有科学性教材紧扣学科特点,按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进而到各器官疾病的顺序安排,系统、完整地阐述病理学教学内容,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将所学知识逐步整合,融会贯通,并学会举一反三地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

1.4反映较新学术水平具有时代性教材既是教学载体,又是代表本学科科学水平的专业著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材内容必须不断地进行修订和更新,其中能否反映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最新趋势,是衡量教材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本教材适当编入了一些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知识、新概念,修订时又增添了一些近年的新进展,如SARS的研究新成果及病理特征,某些肿瘤的新分类等。编者特别注重精选那些比较可靠的、成熟的新知识,力图避免过多罗列新资料或未被公认的学术观点、一味求新求深的弊病,既立足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又紧跟学科的新进展,使教材具有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与时俱进,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1.5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融为一体具有创新性教材遵循学科的特点与规律,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将病理学的基本病理过程统一安排在总论部分,而后介绍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各论先介绍各系统常见疾病,再介绍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的功能代谢障碍和衰竭,使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水平分析、综合疾病过程的逻辑思维能力。

1.6精选典型图片具直观性病理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其核心知识是疾病时器官、组织所发生的病变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然而有些病变单纯用文字描写很难阐述清楚,必须配以相应的图像,将其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功能、代谢或结构改变具体化、形象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材编写时特别重视大体标本及镜下照片图、模式图以及病变发展线条图的选用,修订时共精选和更新插图162幅,除了采用适量文献所载的经典图像外,更为特色的是编者利用自己的实物资料所摄制的典型病变,具有原创性的特点;尤其是创新性绘制的部分病变模式图,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线条,从不同角度生动、准确地反映其较难理解的结构特点,可使学生观图入情,由情悟理,一目了然,易学好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鉴于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病理学》的上述特色,《病理学》第1版自从2003年出版应用以来,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学生的好评。本教材于2005年被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三等奖”,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教材特等奖”。为打造真正过硬的精品教材,2007年修订出版的第2版,于2009年被江苏省高教学会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被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评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病理学》至今已发行15.4万册,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证实,确属一部颇受广泛欢迎精品教材。

总之,一本优秀的教材是要经过许多学校和教师多年的锤炼才能逐渐成熟的。新世纪教材《病理学》所具有的精品特色,正是这种集体智慧的体现,既凝集了前辈的丰富经验与成果,更是全体编委在精品意识指导下集思广益、辛勤劳动的结晶。

2《精编病理学》的编写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精编教材《病理学》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与改革的意见》精神,受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管理研究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委托,为适应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及多层次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编写的。

本教材在内容的精编、筛选、增补上作了很大努力:根据中医院校的教学多样化等实际情况,除了仍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进行编写,继续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教材内容的整体优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确保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精、新、实、廉”。本教材的特点是:突出重点,精练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做到阐述准确,不含糊其辞;图文并茂,采用彩色大体标本和光镜图以及电镜图,而且均随文附图,使学习者一目了然;注意病理临床知识联系,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跟踪前沿,反映病理学的一些新进展,如增添了“细胞信号传导与疾病”等章节。特别是在每章前编写“导学”,列出本章要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以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

3《病理学实验指导》

本书以简要的文字、丰富的图解、激发综合分析的思考题和病历讨论等,从多方面帮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好病理学课程,使所学的病理学知识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实验指导中应用的大体标本及切片全部配以详尽的文字说明,病生实验对于实验仪器使用、实验操作全部详细描述,配以教师示教,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弥补教材图片不足的缺陷,实验指导上增添了近200幅彩色病理学图片。在实验指导后部,留有学生绘图及书写实验报告纸页,可长期保留。

4病理学辅助教材的编写

4.1《病理学学习指导·精要》本书内容设计是采用“一点、一测、一分析”的方式撰写,全书突出“精”字,表述精炼,设计精心,全书精彩。一点是要点精讲,主要以掌握内容为主,熟悉为辅,简单明了,辅以图表,希望以最简单的方式阐述要点;一测是习题精选,全部为选择题(单选和多选),题目以“要点精讲”中“易错、难辨”为主,精心设计题目。一分析是题解精析,即每题紧接着就是题解精析,针对“习题精选”中的题目,逐一解答。本书打破一般此类书籍的仅出习题和答案,或者是习题归习题,题解归题解编写模式,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希望本书能帮助学生复习与测试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和理解重点难点、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4.2《病理学习题集》本习题集根据《病理学》内容为基础分章编写,以帮助学生与考生复习与测试所学的病理学知识,掌握和理解重点、难点,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及应试能力。内容有选择题型,填空题型,名词解释,问答题和病例分析等,每章题后均有标准答案供学生参考。

4.3《易学助考口袋丛书-病理学》该书作用是:给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起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学生听课时提供一个讲课的大纲,可免除抄写笔记的繁琐,保证学生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尤其是为期末考试复习时通过一个简要的知识点树干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重点。

5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初探与展望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数字资源的立体化教材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书本,发展到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状态。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还能参与操作实践,并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效果是最优的。因此,基于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立体化教材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近年来为建设立体化教材作了初步的尝试。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了一个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所阅读内容的10%、所听到内容的20%、所看到内容的30%、所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所说和所写内容的70%、所做并说出来内容的90%。

2005年7月,本人组织了全国二十余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病理学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共同组建立全国中医药院校病理学网站。网站的建立加强了全国中医药院校病理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更方便地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之间建立有效和迅速的沟通平台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病理学科的自身发展。

病理学网站是以教育为目的,因此,首先要突出她的教育性,然后要充分体现网络的特点,发挥网络的优势,使其具有教学时空的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交互性、教学方式的自主性、师生之间的协作性、学习内容动态性和多维性等特点,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病理学网络教学将成为病理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并能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2005年7月起,全国中医药院校病理学网正式建成和运行了,到2009年底,网站共有注册会员9千余名,帖子6万余个,主题帖子6千余个。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病理学界中产生了较大影响,据统计会员遍布全国各地和各中医药院校。

此外还主持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肿瘤病理学》,将文字、图片、FLASH动画及视频等经方正奥思软件组合。本课件使用方便,图像、文字清晰,一目了然。2010年该课件获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术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教学软件三等奖,及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届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

今后,将要化更大精力开展病理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要建立教材多样化的有效载体、使用方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全方位的立体化。使教材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加优良的教学环境。此外对教材的质量跟踪,尤其建立新教材的评价制度十分重要,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教材评价与质量跟踪制度:包括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还要开展对教材质量评估的定量化工作的尝试。这些将是今后教材建设的又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