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齿形结扎加后正中肛管切开术治疗环形混合痔500例

/ 1

分段齿形结扎加后正中肛管切开术治疗环形混合痔500例

刘志伟1张传孝2

1山东省临朐县山旺中心卫生院262617;2临朐县人民医院262600

【摘要】目的:评价500例环形混合痔病人分段齿形结扎加肛管后正中切开术的疗效。方法:取截石位或伏卧位,在局麻或腰麻或骶麻下,将环形混合痔剥离,内痔分段齿形结扎,后正中肛管一字形切开防狭窄。结果:500例病中均一次性治愈。术后随访280例病人,随访时间为5年,无一例复发,无肛门狭窄、肛门松驰粘膜外翻,感觉性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论:采用分段齿形结扎加肛管后正中切开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治愈均为一次性治疗,且无肛门狭窄、肛管松驰、粘膜外翻、感觉性失禁等后遗症,复复杂性混合痔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环形混合痔;齿形结扎;后正中切开

环状混合痔在痔病中是最严重的一种,手术处理也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间采用分段齿形结扎加肛管后正中切开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肛肠科环状混合痔患者,共251例。其中男154例,女97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5岁,以28~45岁最多见。病程短者2年,最长者35年。

2治疗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或伏卧位,在局麻或腰麻或骶麻下,扩腊,查清痔核部分、数量、形态及肛管内外的病变。按痔形态先设计好痔分段及保留黏膜桥、肛管皮桥的数量及位置,一般保留3~5条,尽量保留在自然凹陷处,并使之量较均匀分布,术中应注意痔桥下端分离及结扎顶点均呈曲线,使之不在同一平面上,使内痔脱落后的创面呈齿形,并于肛管后正中“一”字形切开,这样防止术后形成环状疤痕和肛门狭窄。

具体操作时,将设计中的某一痔疾,在内痔顶部的痔动脉,以圆针10号丝线安全结扎并留线,对相应外痔作呈放射状棱形切口,若外痔部分静脉曲张,可潜行分离以尽力减少对正常肛管皮肤的损伤,分离至齿线上方0.2~0.5cm,用两把腹面钳将内痔基底部夹住,用已贯穿结扎痔动脉的丝线将内痔扎牢,再环扎一次,剪去残端。依次处理其后痔疮,然后修整创缘皮肤,皮桥长者,剪除缝接,将将切口适当向肛外延伸,以利引流。最后在腊管后正中切断部分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下缘,呈一字形。术毕,于创缘皮下注射长效止痛剂,并将中央裹以5cm长输液管的明胶海棉及凡士林纱布填入肛管,以观察出血及肛门排气。胶布及丁字带固定。术后的应用抗生素、止痛药及通便剂,排便后腊门清洁换药至痊愈。

3结果

3.1疗效判断标准[1]①治愈:检查痔疾消失,无出血,创面愈合好,肛门功能正常。②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③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④复发:随访5年再次出现肛痔。⑤远期并发症:随访5年出现肛门狭窄,肛门松弛,黏膜外翻、感觉性失禁等。

3.2治疗结果本组251例患者采用分段齿形结扎加肛管后正中切开术治疗后,其中,一次性治愈215例,治愈率85.66%;好转36例,好转率14.34%,无效0例;随访5年,访视146例,随访率58.17%均无复发,无远期并发症;105例失访。

4讨论

临床治疗痔的方法很多,如西痔、手术、激光、冷冻等[2]。目的是去掉痔组织,保持肛管的平滑通畅,恢复肛门功能。结扎疗法历史悠久且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分段齿形结扎术的机制同外剥内扎术,是在祖国医学结扎术基础上发展来的,其特点是结合现代医学肛门解剖、生理特征,术中设计分段切除,保留黏膜桥的皮桥,最大限度保留肛管上皮及支架结构,又可使结扎顶点的连线与痔下端分离的连线均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在肛管后正中施以切扩术,这样克服了肛门狭窄、肛门松弛、黏膜外翻、感觉性肛门失禁等并发症[3]。本组251例患者采用分段齿形结扎加肛管后正中切开术治疗后,其中,一次性治愈215例,治愈率85.66%;好转36例,好转率14.34%,无效0例;随访5年,访视146例,均无复发,无远期并发症;结果充分说明分段齿形结扎加肛管后正中切开术这一手术方式治疗环形混合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吴晓琴.两种术式治疗环形混合痔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刊,2014,45(6):62~64.

[2]潘芳杰,田凯,王军省.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J].新疆中医药,2014,26(5):25~26.

[3]赵国强,刘乐森,崔萌,等.痔间黏膜翼形切扎悬吊法治疗环形混合痔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14,3(9):8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