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凝聚力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创新管理凝聚力量

周朝伦

周朝伦(青川县孔溪小学,四川广元628100)

“治国顺应自然则天下太平”是春秋著名思想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在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学校管理中,特别是农村学校管理,也可以借用这一理念,使学校各项工作和谐。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自尊心,在情感上更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若管理过度而适得其反,产生消极效果。在管理中校长完全可以淡化“管”念,变消极的制度管理为积极的人本管理,把管理的力量转化为凝聚的力量,为老师创设充分地、自由地和主动地发挥能力的空间,形成围绕学校核心工作“形散而神聚”的效应,实现校长“无为”管理,教师“有为”创造的境界。

一、让“一言堂”成为“群言堂”

现代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的管理思想,体现了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的管理思想。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发挥最大的作用是管理中的最高目标。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有极深的文化功底,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在管理中让他们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让聪明才智得到张扬,弘扬他们的人文精神,营造宽松和谐,协调进取的环境,从而达到学校发展的目标。

“以教师为本”的理念是管理思想中的重要表现。因此,一个成功的校长必须“淡出”管理的角色,让教师充分发挥在学校的主体作用,给他们提供成长的平台,提供管理的机会,使他们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这样校长就减轻了管理难度,学校就实现了管理的民主。这样,校长的民主就集中了广大教师的智慧,教师就有学校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豪感,学校也一定会办得红红火火。

二、力求工作“自动化”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处有规范,时时有监控,教育教学被异化为量化操作的技术活动,教师就成了“技工”,只需要照本宣科,其工作效果就成了可以描述、度量并能相互比较的数据。校长在管理中总是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校长的意志,教师的主体作用就会受到压抑,创造能力就不会在工作中得以发展,其专业水平也就难以提高。所以校长应想办法激活教师的自主能力,解开他们的束缚,把教育教学的主动权还给他们。

让老师解放思想,鼓励他们勇于打破条条框框,创新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常表扬老师用活教材,把课堂外的丰富知识引入课堂,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以此来激励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创新。

少一些管理细则,多拓展一些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空间。现在一些学校执行严格的坐班制管理制度,规定老师迟到扣分,不坐办公要扣分,检查备课、作业批改等,使领导疲于考勤,教师忙于应付。领导常常得罪老师,老师人人自危,就不能放开手来专研教学。要让教师有专研教学就给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表面上,领导“无为”不管,实际让老师更主动地去改革、去创造。

三、促进以师为本工作方式形成

教师管理既是人的管理,也是制度的管理,更是情感的管理。校长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要坚持以情感增强教师的凝聚力。把管理与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最终价值联系起来,努力将领导工作建立在对教师关心、爱护、尊重、信任、体贴、同情的情感之上,做到“宽严有致、恩威并重、清理相济、张弛有度”。

尊重教师是管理中的基础。教师的自尊心得到重视,教师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教师的劳动成果得到适当的肯定,老师的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他们就会把领导作为知己,心情就会愉悦,工作热情就会高涨,校长的决策就会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顺利推进,学校同样会不断前进。

赏识教师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教师工作的动力来自于他们愉悦的心情,要使教师的幸福与工作的愉悦连在一起,就要为他们才华的涌露创设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们在愉快的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校长就要一颗“明亮”的心,善于发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创造条件他们的特长、他们的优势得以张扬。这样,他们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与情感上的满足,他们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工作热情得以提升,学校的规章制度就自然内化为教师无形的自律,从而使教师在学校的各个岗位、各个层次上发挥最大的潜能,最佳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