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浅析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对策

黎爱林

黎爱林职高农学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摘要: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应突出自身特色,从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突出能力、职业本位性、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课程与教学体系等方面,全面构筑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关键词:农业人才、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制创新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技艺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以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及全方位、多层次教育改革的深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因此,需要客观审视、研究其发展机遇,正确估价其面临的挑战,并站在农村长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高度,全面构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体系。一、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归宿。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也进一步激活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生长点。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职业、岗位在频繁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从业者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自觉性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时刻渴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所有这些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得以实现。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逐步稳定地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科学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农村新的职业岗位、岗位群所含技能、智能比重逐渐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将会日益加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教育。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从农村经济丁作实际出发,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其教育内容将更具针对性,重点是农业、农村技术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比较成熟的高级实用技术。

二、农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指出了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迫切性和重要性。职业教育法律、政策体系的完善也将促进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走向新的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原有的培养对象为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力,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该类教育体制的完善,其教育群体也将逐渐突破年龄、职业和教育基础的界限,将会扩大到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在校大学生以及农村基层各级、各类技术管理人员。在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农业知识与技术,而且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村生产第一线管理、服务以及科技推广等岗位急需大量的应用性人才,在此巨大生源市场的推动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特色将会越发突出。

三、教育体制创新为农业职业技术持续发展赋予新的动力

以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起来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新的举措。它改变了过去国家统一管理的方式,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的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体制,有利于调动各地区主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形式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形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可以在招生计划与范围、就业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使其在农村教育体系中处于优先发展地位。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人教育体系中农业职业本科教育也随之确立。这基本上填补了农业职业教育本科学制缺失的状况。针对既受过一定层次理论教育,又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国家在农业教育领域又适时地开辟了农业推广、兽医等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使得农业职业教育的学历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也就决定了专业设置的方向。因此,根据农村、农业的整体状况,可以把农科专业规划为种植、养殖、加工、农村机电、农村管理等相对独立的农职专业,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

此外,农业教学内容没有及时吸收当今比较成熟的农业科技、管理知识,学而不能致用。开展产学研合作,必须走出校园,实行企、校、场联合。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基地仅仅限于农业院校的实验室、实习农场等小范围的功能比较单一的实践场所,远未达到要求。突出职业性,就是要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农村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及职业岗位变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要求相对一致。同时,要强调教育的服务性,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以及与“三农”相关的产业,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