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高龄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预见性护理在高龄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覃延慧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接诊的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的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有降低(P<0.05),但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关键词】高龄;胆囊炎手术;预见性护理;效果

胆囊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老年患者在我院近几年接诊来看,逐年增多。老年患者因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以及生理机能衰退等,胆道疾病病理变化难以与典型症状吻合,早期不易确诊,使得病情延误,引发胆囊坏疽、多器官功能衰竭及穿孔等并发症风险升高,也导致手术与护理难度增加。胆囊炎手术比较常见,除了要做好积极对症治疗外,还应重视护理干预,而我院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中取得了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8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入选时间2012年5月-2015年5月。入选患者均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65-84岁,均值72.5±4.6岁。研究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5-85岁,均值72.9±4.2岁。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处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等,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心理预见性护理:术前必须做好心理评估,因为患者年龄较大,病情危重,预后难测,综合评估后制定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耐心做好解释,比如解释疾病知识、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注意事项等,尽量打消患者的顾虑,缓解他们的病情与手术心理压力[1];同时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解释手术优点、安全性、适应证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术后重视巡视,注意患者情绪变化观察,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身心需求,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术后疼痛,并加强饮食指导,消除紧张与焦虑等负面情绪。

1.2.2病情监测与处理:本研究患者中大部分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使得手术风险增加,为此入院后及时做好患者体检,针对基础疾病实施对症治疗,当病情稳定后再确定择期手术。术前应叮嘱患者禁食禁饮,确保充足的睡眠,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予以必要的营养支持。术前积极做好准备,同时针对不同合并症实施药物指导,比如高血压患者应将其血压控制在170/90mmHg,避免麻醉与手术意外,并对患者术前可能因紧张而出现血压升高,可采取术前晚服用镇静药物等处理,以此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于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则叮嘱他们严格按照医嘱实施抗炎治疗,尽量缓解肺部感染;对于存有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患者,术前需完善血氧饱和度与心电图等检查,并控制好输液速度,确保水电解质平衡;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若不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容易增加手术风险,为此将其血糖控制在7-9mmol/L,而且不管患者有无糖尿病史,术前均应完善尿糖与血糖检测,若确诊为糖尿病则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

1.2.3并发症预见性护理:①肺部感染:术后重视呼吸道管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多鼓励与指导患者深呼吸与有效咳嗽,促使痰液及时排出;肺部感染可采取沐舒坦雾化吸入预防,叮嘱患者取坐位雾化吸入,以便药液沉淀。②心律失常:术后持续监测心电,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要重视其气短、胸闷及心前区疼痛等表现,避免心律失常,若确诊要及时止痛,充分吸氧,并纠正酸碱失衡[2]。③胆漏:术后观察引流管情况,避免扭曲、受压及折叠等,翻身与下床时要预防拽出逆流,若引流液为黄绿色胆汁样,且有腹痛、体温升高等,应考虑为胆漏,及时上报与处理。④其他并发症:除了前述几类常见并发症外,还可能出现术后出血、尿潴留、疼痛等并发症,需加强重视与处理;高龄患者机体对手术创伤与紧张及疼痛等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则表现出术后高血压,发生后要及时降压,可采取硝酸甘油等持续静滴或者泵注,若疼痛者则十四行镇痛泵镇痛。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

1.4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疗效评价标准[3]为:治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有效: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按有效率+治愈率计。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3、15、2,总有效率为95.00%,研究组则依次为12、18、10,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5.00%(38/40),对照组则为80.00%(32/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有降低(P<0.05),但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详见表1。

注:与护理前相较,*P<0.05;与对照组相较,#P<0.05

2.4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发生3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及1例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胆囊炎属于临床常见胆道系统疾病,主要因细菌性感染或者化学性刺激引发胆囊炎性病变。临床研究报告指出,本病在腹部外科中的发病率较高,仅次于阑尾炎,而且老年人群发病率高达8-10%[4],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需加强重视。此外,老年人多合并各类疾病,担心给家里带来更大的负担,甚至害怕无法康复等,从而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较重。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在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中,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改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相比常规护理而言,效果要更佳(P<0.05)。

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根据护理人员对疾病熟练程度及技巧,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预测性护理干预,从而确保护理中解决问题及时有序,更好地提高治愈率。预见性护理以先预防后治疗为处理原则,尽量减少护理纠纷与事故发生,为患者提供有序、安全且优质的护理服务,促使他们尽早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5]。预见性护理能确保护理安全与质量,也是对基础护理的进一步强化,并加强专科护理干预,使得整体护理得到更好地升华。高龄患者因疾病引发的疼痛、不适,以及对治疗不了解、自身机体功能下降等,导致自身有不同程度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都会影响治疗依从性,使得预后不佳[6]。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针对这些负面情绪进行评估,然后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及时帮助患者熟悉环境,环境陌生导致的心理不安,进而解释疾病知识、手术知识及术后康复等情况,使得患者有一个整体认知,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7]。术后则加强基础护理干预,并针对并发症进行评估与预防,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总的来说,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初诊或入院时早期评估判断中比较适用,同时也是院内后续护理干预的出发点,以先预防后治理为原则,确保患者安全,尽量减少护理纠纷与护理意外事件,努力为患者营造安全、优质、有序及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促使他们早日康复[8]。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在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任瑞芳,林燕,赵晓文等.对高龄胆囊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11(10):957-958.

[2]李伟.预见性护理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及VAS评分影响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9(21):1965-1967.

[3]曾莹,冯剑萍.在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8):110-111.

[4]李文莲.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5):1965-1966.

[5]贺海燕.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预见性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7):113-113,114.

[6]梁小燕.预见性护理在高龄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3):146-148.

[7]王印.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1):143-144.

[8]莫小雨,李冬梅,林小群等.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炎切除术中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7):98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