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医务人员潜在的肺结核暴露与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内分泌科医务人员潜在的肺结核暴露与防范对策

韦美娟

韦美娟(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南宁530031)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162-02

【摘要】目的了解内分泌科住院病人中糖尿病易并发肺结核,提出有效的防范职业暴露措施。方法35名医务人员进行共计1200人次住院病人的诊疗及护理,为期3年的临床观察、统计,对新入院病人及早发现肺结核疑似病例,及时完善各相关辅助检查,为诊疗提供依据。医务人员工作中加强标准预防,每年常规健康体检。结果住院1周内发现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人24人次,其中胸X线摄片和或肺部CT提示肺结核24例,痰菌阳性21人次,反复痰找结核菌3次未发现3例。35名医务人员未发生显性肺结核感染,隐性结核杆菌感染2人。结论内分泌科医务人员有肺结核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多方面提升意识,有效防范职业暴露的发生。

【关键词】医务人员肺结核职业暴露防范管理

糖尿病和肺结核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长趋势,且其流行趋势可能会对肺结核的疫情及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1],糖尿病是肺结核重要的相关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是肺结核病的易感者,而结核病又是诱发、加重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重要常见的原因之一,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早期诊断发现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人,对医务人员潜在的肺结核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做好防范职业暴露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6月到2012年5月,35名医务人员,为1200人次住院病人诊疗,其中男17人,女18人,工作时间3-36个月,其中固定人员14人、轮转21人,轮转时间3-12个月,年龄23-51岁。1200人次的住院病人中,男783人次,女417人次,年龄13-99岁,≥60岁876人次(73%),根据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型892人次为2型糖尿病,51人次为1型糖尿病,78人次为妊娠期糖尿病,139人次为甲亢合并相关并发症,40人次为甲减及其他,1周内诊疗发现糖尿病并发肺结核24例(2%),年龄47-73岁,其中男21例,女3例,23例为2型糖尿病,1例为1型糖尿病。

1.2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与方法因糖尿病门诊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有各种并发症而住院16例,初诊糖尿病与肺结核同时发现8例。胸部X线摄片或CT检查,痰检,PPD试验72小时观察结果等。医务人员每年常规健康体检1次,固定本科医务人员36个月前后PPD试验观察结果。

1.3潜在的肺结核职业暴露因素在一级临床质控工作中,发现潜存在着传染源: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疑似肺结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处理未按标准预防进行;预防意识淡薄:认为糖尿病没有传染性,与患者近距离密切接触中没有注意到戴口罩防护,特别是与听力下降的老年人贴近耳朵进行沟通交流时更具有危险性;难免的不规范操作:戴口罩不规范;预防知识薄弱:责任护士协助病人扣背留取痰液标本时,近距离站在病人面前,为病人擦拭口鼻分泌物的餐巾纸弃于病人痰盂或废纸篓中没有及时终末处理。

2结果

2.1住院患者诊疗中早期发现合并肺结核病人情况1200人次住院病人,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有咳嗽,咳痰,发热症状458人次,胸部X线摄片或CT检查诊断疑似肺结核24例,占住院病人总数的2%,其中痰检阳性1+—3+21例,反复痰找结核菌3次未发现3例。24例PPD试验:5结核菌素单位(0.1毫升),进行前臂掌侧皮内注射,72小时观察结果呈强阳性,红肿硬结(明显突起的硬化区垂直于手臂)的直径:11mm-20mm。

2.2医务人员发生肺结核职业暴露调查情况医务人员立健康档案,每年常规健康体检1次,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均无阳性体征,固定本科医务人员14人观察36个月前后进行PPD试验观察,结果如表1

表1固定14名医务人员5结核菌素单位(0.1毫升)前臂掌侧皮内注射72小时观察硬结结果

时间阴性人数阳性人数

<5mm

(-)5-10mm

(+)11-20mm(++)>21mm

(+++)水疱、坏死(++++)

观察前95000

观察后77000

观察前5人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变态反应,过去曾感染过结核或接种过卡介苗的结果,观察后新增2名阳性中,有1人短期内明显消瘦,颈部淋巴结肿胀,肿胀的淋巴结病理活检为淋巴结核,经全面检查未发现全身其它脏器及部位结核病灶,另1人阳性试验结果没有达到强阳性标准,不表示有结核病,7人仍是阴性,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是易感人员。

3讨论

3.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比较高由于蛋白质缺乏,糖不能充分利用,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免疫力2种,其中后者免疫力较强,为接种卡介苗或经过结核菌感染后获得,具有特异性,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入侵细菌的数量、毒力,机体的免疫力和机体的过敏反应等因素[2]。本组资料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24例,占住院病人总数2%,这些病人在病房未发现及转诊治疗之前就是一个传染源,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时没有做好标准预防容易被感染。固定14名医务人员PPD试验结果见表1,2名新增阳性表示有结核杆菌感染并有了反应。

3.2加强防范肺结核职业暴露措施

3.2.1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风险意识是影响职业感染风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防护培训:组织参加院内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院内OA网上学习课件、科内晨会、科会学习、床边交接班、查房讲解、试卷答题等形式培训学习,使医务人员了解发生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提高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在工作中把标准预防落实到位。

3.2.2规范医务人员工作中的防护行为

3.2.2.1洗手和手消毒。

3.2.2.2戴手套。

3.2.2.3戴口罩。

3.2.2.4防止锐器剌伤。

3.2.2.5使用安全产品及防护用具。

3.2.2.6消毒可重复使用的用物。

3.2.2.7加强病人健康教育。

4结论

内分泌科医务人员有肺结核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对医务人员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和标准预防的安全管理,多方面提升防护意识,采取有效防范职业暴露发生的措施,可有效防范肺结核病职业暴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金花.4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分析[A].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2,23(3):241.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