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由之风吹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1

让自由之风吹拂

韩涛

韩涛(邹平魏桥中学,山东滨州256212)

写作,本来是写作者主体生命意识的一种欢快流动,率真感情的一次畅然宣泄;作文,本来是学生寄托自己灵魂与生命的精神家园,铭刻自己思想与经历的纪念碑。但是,经过长期的应试训练和失其本源的强化导引,惟考试是依,重文法而轻灵性,推崇共性而忽视个体的存在,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人文个性几乎荡然无存。说什么生命的主体意识,说什么理性、厚重、多元的思想,都久违于学生的文章之中。为了获取高分,学生们不得不掩藏起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去迎合出题者早已设定好的意图;为了获取高分,学生们不得不忍痛割舍自己精心构建的“偏激”的个性与思想而遁入心照不宣的说教。虚假情感泛滥成灾,急功近利成为一种潮流。学生们都戴上了一层面具,渐渐地,忘却了面具下面的那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我!难怪有人疾呼:20世纪,人死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仅仅是为了获取高分而不是“情郁于中而必发乎于外”。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归罪于学生,病源之根就在于我们的考试机制。以高考为例,多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已形成某种模式,即过于强调政治意识、思想品质和道德伦理,过于趋附社会热点或迎合某种潮流。基于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总要求学生作文要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过分强调客体他方而把主体自我置于一旁。学生们稍有不从便被视为“离经叛道”、“偏激”或是“思想有问题”而大加讨伐。学生们只好放弃自己的主体意识,小心翼翼,沿着教师画好的道路,不敢越雷池一步。中学生作文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如何让人们重新“复苏”呢?套用一句别人说滥了的话:解放思想,展示个性!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倡导写真实的自我,要真正地用心去呵护学生们的那份真情,帮助他们摘下罩在心灵上的那个矫情、世俗、虚伪的面具,露出灿烂的笑容。很欣赏美国的教育方法:孩子们一进幼儿园,教师便给每个人发一张纸,让他们各自在纸上写一些关于自己的单词,不会写的则画一幅最能突现自己特征的画。然后教师给每一幅“作品”贴上封面,起个名字:这就是我。还有比这更能培养个性的么?弗洛伊德曾说过:“创作家所做的,就像游戏中的孩子一样。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怀着极大的热情,要创造一个世界。”持有这样的写作态度,率真之作又何曾不会产生?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思想,让学生学会思辨至关重要。作文,应该是展开思辨的天地,在这一片天地里,学生是在用笔思考。“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经过透彻、深刻思辨后的思想是理性的,厚重的。作为教师,要随时给学生提供思辨的机会。现在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正是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和思想的平台。一篇篇充满个性、理性盎然之作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难道我们的高考、中考作文命题者们就不能从中获取些什么吗?

再者,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缺少一本系统的、科学的写作教材,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开系统的写作课。有的教师只是将写作课当成了作文练习课,布置一个题目,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写。这种缺乏系统的、无序的、欠科学的写作训练,从小学一直持续到高中。极大地破坏了学生们的写作情绪,甚至将学生们的写作潜能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的感情压抑于心底而得不到发泄,心里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却不知从何说起。久而久之,学生们在心理上便形成一种消极的对抗,或是文章里充满假大空,或是东抄西借来充数。渐渐地,视写作为畏途和负担。

要想革除弊端,必须从根源上下手。给中小学生们编一本系统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符合写作规律的、符合能力培养目标的写作教材,是现今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语文教学的改革最终还要落实到考试机制的改革上来。我们的命题者们能不能多让学生们关注一下个体自我?能不能让孩子们通过写作也发现自我的真正存在?能不能让学生们写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总之,我们习作指导,要顺应学生之心,在自由的时空,自由的形式与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的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这些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习作的材料,这样去不断发现,不断创作,就会真正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就能使习作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能真正体现习作的“真、善、美”的宗旨。习作的开放,只有不断汲取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精华并创造性的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彻底打破师生习作教学中的种种陋习,我们才能期盼开放的习作教学春天的早日到来。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我们的学生才真的把写作当成是生命的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了。想起了斯坦福大学的一句校训:让自由之风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