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3

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罗建华陈昌义

关键词:信用担保机构;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担保资金增加,业务能力增强,服务领域拓展,运行质量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增加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07年底,全国信用担保机构已达3729家,其中,省级544家,占14.59%;地市级以下(含地市级)3185家,占85.41%;政府完全出资的703家,占18.85%,参与出资682家,占14.16%,合计1385家,占34.14%;民间出资1761家,占62.86%。3729家担保机构从业人员共计37454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24158人,占64.50%;3729户担保机构共筹集担保资金总额1774.08亿元,其中政府出资425.02亿元,占23.96%;累计担保企业70万户;累计担保总额1.35万亿元,其中当年担保5049.05亿元,受保企业21.65万户;实现收入118.85亿元,其中保费收入72.54亿元[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世界金融风暴,广东、深圳等地近几千家中小企业倒闭,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在这种形势下,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小企业顺利渡过“寒冬”,甚至是对促进经济的复苏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而近年来,虽然在担保行业管理体系的建设,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行业法律法规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担保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目前的理论研究都还主要集中在对担保机构或担保行业的整体性研究上,在对担保机构具体运作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还缺乏理论研究和指导。因此,正确认识了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日常运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研究探讨解决,这对我国各类担保机构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日常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担保机构项目操作效率低下。

担保机构在进行项目操作时,出于对风险的谨慎性,对项目的操作审批设置了贷款申请—担保申请—担保审查和审批—出具保函—银行审批—三方签订合同—发放贷款等操作流程,相对比直接与银行进行贷款周期略长。如果业务调查不完善,反担保措施不当,导致担保审批不过,可能进行二次调查和二次审批,则周期更长。有的担保机构注重事前风险控制,甚至设立二级审批制度,其周期不言而喻。如果项目来源不是银行推荐,而是担保机构自我营销,由于银行目前对担保机构风险控制能力持怀疑和谨慎态度,则周期更加漫长。这种现象造成很多申请担保的企业主动放弃,严重影响了担保机构业务的开展。根据本人在深圳中科智担保集团管理模式项目课题中对国内一些担保公司和合作银行的调研统计数据显示,一个担保项目从申请到签订担保合同,花费较长的时间为4-5个月,甚至更长,而平均数据也在1-2个月,这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时效性。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担保周期太长而不得不放弃担保申请,这种现象在民营担保机构尤其明显。

1.2担保及反担保门槛高条件严

为了防范担保风险,有的民营担保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反担保办法,要求企业必须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质押物。这些抵押、质押物与银行贷款所要求的抵押、质押物基本相同,而且也要经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登记。符合担保条件的企业基本是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一般无需担保机构的担保就能获得贷款。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企业往往也达不到担保机构所规定的条件。对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担保与贷款的难度、手续、时间基本雷同,由于无法向担保机构提供足额有效的抵、质押物,依然难以获得贷款[2]。而对于担保机构来说,如果放宽担保审批条件,降低反担保措施,在目前国内信用体系下将无法保障资金的安全,代偿风险将大大增强。这种矛盾使得担保机构很难在保证设立的初衷的条件下,可持续经营发展。

1.3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难。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普遍持审慎态度。特别是民营担保机构,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是对其担保能力、资信状况、担保合法性、操作合规性等方面不信任。通常银行不愿给担保机构授信,甚至是授信给了担保机构,但在实际项目操作中仍给予不信任态度,同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和协作银行的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合作业务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的比重非常小,银行的积极性不高,在风险分担方面,协作银行往往要求担保机构承担全部风险,有违“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合作原则。国外信用担保机构一般承担80%的责任,这样有助于发挥银行的激励作用,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担保机构。而我国担保机构承担100%的风险责任,无疑使商业银行缺乏激励机制,在担保机构自身缺乏合理信用评判及行业整体资本金不足情况下,使银行不愿意与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1.4担保机构内部风控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存在矛盾

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的矛盾在各个担保机构内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尤其是商业担保机构。由于资本的天然逐利性质,商业担保逐渐成为我国担保的主要力量。商业担保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然而同时,商业担保机构的逐利性导致商业担保机构出现了逐利与风险控制的矛盾。担保机构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加大业务人员的业绩压力,但担保行业的高风险性必然要求对项目风险的控制在最低范围,这必然导致业务人员与风控人员,业务部门与风控部门的矛盾产生。造成业务人员被动进行风险控制,这就使得业务人员在对受保企业进行调查中可能出现漏洞,甚至可能发生道德风险--业务人员帮助受保企业防范调查,隐瞒相关信息,加大了风控人员调查的难度,增加了风控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业务操作效率的同时也使代偿风险加剧。

1.5严重缺乏专业人才

2007年底,3729家担保机构共有员工37454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编制4084人,占10.90%,即公司制担保机构员工已占总人数的89.10%。担保从业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24158人,占比64.50%。担保机构面对的中小企业来自各行各业,对各个行业的担保审查,反担保措施等不能一个模式照搬,必须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担保资格审查,建立不同反担保条件。例如生产型企业,我们可以选择不动产作为反担保措施,而服务型则可能行不通,比如运输公司,我们可以选择运输线的经营权作为反担保措施。所以客户经理或评委在做项目调查和评审时必须对该项目对应的行业具有很深的了解,才能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反担保条件,所以担保机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而目前很多担保机构的业务人员主要来自银行,人才来源较单一。同时担保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缺乏人才储备,所以人才问题也是当前担保机构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1.6行业存在违规操作,立法仍然滞后,准入与退出制度尚不健全

作为《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法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尚未出台,致使担保机构的设立依据、市场定位、机构功能、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管等均缺乏法律依据。目前,依照国务院第412号令,对跨省区经营或规模过亿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变更由国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外,对1亿元以下的担保公司的设立与变更尚缺准入门槛。由于缺乏退出机制,大量长期未开展担保业务的“空壳”机构难以退出市场,既加大了政府的监管成本,也不利于行业整体规范。

有的机构打着专业担保公司的旗号,从事违规甚至违法业务,扰乱了正常担保行为和市场秩序,从事一些投资、垫资、拆借等非担保业务,打着“专业担保”名义在各类媒体上频繁公开发布贷款垫资、短期资金周转、增资验资等广告信息,进行高息借贷、临时“过桥”、资金拆借等业务,加大了违规融资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上述两类行为都严重干扰了担保市场正常秩序,损害了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社会信誉,对地方各界推进担保体系建设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当前困境的对策建议

2.1建立行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平台体系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定期召集银行系统、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的相关专家、信贷人员进行交流,扩大合作,提高整体互信水平,建立定期交流平台机制。

从政府角度,应推动各级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重要性,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业务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对经民营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金融机构贷款条件应适当放宽,手续尽量简化,贷款利率适度优惠,上浮幅度应控制基准利率的100%以下。各协作金融机构要在政策范围内提高担保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担保机构合理放大担保倍数。对一年内未出现代偿或连续50笔业务未出现代偿的担保机构允许放大担保倍数至2倍,对连续2年或100笔未出现代偿的担保机构允许放大担保倍数至4倍,对连续3年或500笔未出现代偿的担保机构允许放大担保倍数6至10倍,并实行银保风险共担,担保机构承担70%-80%的风险,银行承担20%-30%的风险。

从担保行业角度,应建立担保机构信用登记系统。如担保公司资质、信用等级、担保能力,业务状况等,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记录、信用评价和信用担保在内的企业联合征信体系。降低银行的合作顾虑,提高银行对担保机构授信额度。

从担保机构角度,应建立针对银行项目的营销体系。担保机构项目来源主要是银行,与银行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担保机构经营的好坏。由于担保机构内部管理薄弱,业务操作不规范,还未形成有效的营销体系,业务拓展能力不强,导致担保机构目前业务来源主要靠公司高层个人能力。这种现象阻碍了担保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担保机构应主动出击,建立以拓展银行关系,保证业务来源为中心、为突破口的营销体系,一改公司历来靠等业务上门的被动局面,以打破历来制约公司业务发展的瓶颈。

2.2建立行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行业人员整体素质

近年来,担保行业逐步形成了对担保机构的多层培训体系,受训人员有1000多人。从2005年起,选择了深圳、北京和山西等地建立了立体培训孵化基地,主要针对初创型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全流程培训和见习制度,每年受训机构有几百家。同时,开展担保国际化交流,将先进的国际担保理论和实践与中国担保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培训,担保机构的整体水平和执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应形成担保人才培育系统,建立担保行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加强担保项目操作专业知识培训,同时鼓励担保机构提高企业员工专业素质,建立企业内部培训体系,行业、企业双管齐下,迅速培养一批懂理论、懂业务操作的专业人才。

2.3建立行业准入制度,规范担保行业秩序

目前担保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很多担保机构资本金不实,大量资金用于投资。造成了担保行业管理的混乱。担保行业尚未完全建立全系统、各层次市场准入制度,担保业便成了某些资本的重要投资渠道,致使个别地区担保机构发展过快、过滥,一些不具备担保能力的机构纷纷成立,扰乱了担保业的行业准入和市场主体。甚至有的打着担保机构的名号进行非法操作,严重损害了担保机构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正规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合作,阻碍担保机构业务的开展。所以建立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担保行业,把担保机构纳入监管范围,建立担保行业秩序具有紧迫性。

2.4加强部门建设,引入企业风险控制文化

担保机构内部应明确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减小摩擦,加强业务操作培训,引入企业风险控制文化。

对于担保机构来说,一切硬性的制度控制都无法完全解决代偿风险的控制问题。其根本在于其一线员工没有主动的参与到项目风险控制的行动中来,而只是被动的完成风控部门、评审委员项目风险控制要求,是为通过项目而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而不是主动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在促进业务开展的同时把代偿风险控制在最低点。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五大作用[3]。共同的价值理念、统一的行为准则和强大的向心作用,不仅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企业风险文化,不仅能把员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进而使企业上下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还能使员工自觉地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进而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在担保企业中引入风险控制文化,建设风险控制文化,目的就在于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一线员工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进而主动钻研担保业务、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促进企业业务的发展,降低代偿风险,使企业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狄娜2007年度全国担保业发展报告[R].第九届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2008.

[2]程斌,孙念林.民营担保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武汉金融2007年第7期

[3]张以华.企业文化与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张卫平,张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研究,2006.

[5]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汪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完善与发展[J].商业时代.2007年18期

[7]王一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防范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年1月(中旬刊)总第527期

作者简介:罗建华(1956-),男,湖南茶陵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融资与信用管理,企业投融资管理,产业组织理论。陈昌义(1982-),男,贵州遵义人,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融资与信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