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赵红梅

红梅河北省清河中学054800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国家进行了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学实践就要与时俱进,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由教师主讲,实行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他们多数时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束缚,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教师要营建新型课堂,树立“课堂是民主平等的天地”、“没有学生不可以提的问题”等观念;课堂上要注意保护学生敢于创造的积极性,像呵护婴儿一样,精心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平时多鼓励学生大胆陈述己见,正确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倡导认识多元化;同时给予学生发表己见的机会,使学生有积极主动发展的时间。教师要努力营造安全自由的时空,使学生的创新之花在适宜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有创新的欲望和要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有着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学生充满了好奇,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老师看来是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因此,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探寻经常遇到的是老师不认可的断语,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相反,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独创出一些具有个性的想法时,老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参与的兴趣、思维的趣味、成功的快乐和创造的愉悦,树立起自我创造的信心,从而学会创新、乐于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还要使学生具有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当今社会,创造活动是人们从事的重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可能有失败,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在千百次创新受挫的基础上取得的。因此,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坚持,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历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努力和经历无数次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学习政治史模块,学生了解了无数革命先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探索和失败后,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些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潜质。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要受老师和教材的束缚,要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正确引导,因为学生提出问题后,寻找答案的过程才是一个真正学习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如我在讲“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问题时,通过相关史实得出了对左宗棠这样的评价:他率军收复新疆,支持曾纪泽与俄交涉伊犁的斗争,粉碎了俄英分裂新疆的阴谋,所以,他是个爱国者。这时有的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提出这样的评价不够全面:有的认为他作为洋务派的地方代表,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发新疆,因此,他又是发展社会经济的组织者;还有的学生认为,他作为封建官僚和湘军将领,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军活动,是镇压人民革命的刽子手之一。通过质疑,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左宗棠的评价就更全面、公正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点是从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事物,从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现行的历史教材,总得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弥补,通过开展编写历史小论文、进行历史创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位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了多方面的联想。

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记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指出今天的青年一代应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学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他们运用发散性思维考虑问题的能力,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发展,我们必须把培养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作为教育教学的目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个高品位的智力活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艰苦、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学习的方法,真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必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必将迎来教育工作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