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建设在文化服务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文化馆建设在文化服务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靓珊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国人民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息息相关,构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已经成为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馆建设在文化服务机制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对策

时代的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学习知识的技能,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然而,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且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这不同的文化水平、知识水平,要想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社会学习需求就要创建一个规模较大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平台。

1.文化馆建设在文化服务机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1.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中人民大众创造出了优秀的文化并一代代进行传承,但是随着战乱的发生和时代的变迁,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濒临消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当前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该做的事情[1]。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小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将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来进行传播和继承,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增加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2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要

文化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开展群众文化,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文化馆工作的普及性和广泛性。文化馆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专门机构其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群众文化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因此加强文化馆建设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接触文化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1.3提升文化水平,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文化馆能够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同时文化馆还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有利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而根据马克思基本原理可知,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国家在国际间的竞争力,提升国家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的地位和实力。

1.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文化是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文化馆在开展文化服务工作中能够选取当代最为切合实际的题材开展活动,并且活动多是积极向上的,这对于传播正能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文化馆在开展服务活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原则和导向,能够帮助人们接触到更多促动心灵的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对其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

2.文化馆建设在文化服务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1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

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将文化事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推动文化建设、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着影响,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由于各地区存在经济差异,从而导致对文化经费投入差异。经济收入低的地区也不可能将财政费用过多投入文化馆建设中,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规模、功能以及数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不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且由于投入资金的影响导致部分文体活动无法开展。

2.2文化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是个专业而庞大的文化领域,其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要具备业务素质过硬的技能,现状却是专业化人才缺乏,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职责不明晰,各自无法发挥所学所长,比如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无法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和更新服务方式等。文艺传承与创造,经营与管理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优秀的创新型文化人才严重不足,与文化工作性质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寥寥无几,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不相符。另外,大多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编制人员有限,且不善于培养志愿者团队,遇到大型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工作。

2.3文化服务内容未能与时俱进

文化馆在文化服务机制构建中占据着重要的输出地位,因此需要在工作中及时为群众提供与时俱进的文化内容,以至于为人民提供全面、丰富的知识。文化馆在服务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财政问题,以至于在文化服务内容方面不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以至于出现了文化馆提供的文化活动与现实生活和工作存在差距,不能够紧密的结合。因此,最终导致了群众对文化馆活动和工作不感兴趣,而文化馆的工作难以取得有效的开展和推广。

3.发挥文化馆在文化服务机制构建中作用的策略

3.1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需要不断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馆完善基础设施有利于开展文化服务,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可知,文化馆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和资金支持[2]。在我国见过后和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建设及其重视,因此才能够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文化馆建设方面,需要政府和国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支持,另外,从文化馆方面而言,可以通过文化活动或者展览活动来吸引社会方面的投资和帮助,这样才能够在文化活动中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2提高文化馆文化服务创新意识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事物的接受途径逐渐扩宽,因此文化馆应该在建设方面树立创新意识。一方面需要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在文化馆发展方面进行创新并且树立长远的眼光。文化馆在当前发展的基础需要正确认识到其工作中的不足,并且能够认识到创新意识对文化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还需要文化馆能够在工作中创新管理方式,加大对工作的检查力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最后,文化馆还可以在工作中利用高新科技来进行工作,例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3.3提高文化馆服务团队专业素质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担当着非常重要的历史责任。如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馆保证大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提升文化馆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加培训和学习机会,工作人员需对所负责的部门和领域进行定期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保证工作质量。多与其它地区文化馆进行交流取经,取长补短。二是因基层文化馆在编专业干部非常有限,学会动员社会力量,建立良好的文化志愿者培训和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为本地区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文化志愿者,一方面也能扩大和提升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3.4拓展文化馆服务渠道,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实效

文化馆根据基层群众的要求,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百姓口味的的精神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服务空间,来满足群众的实际文化需要。根据基本服务项目以及群众的基本需求,提供丰富多彩、覆盖各个艺术门类的课程选择,让广大群众在网络上共享。增设远程辅导的功能在网站,建立网上课堂,对文艺骨干进行辅导培训。同时针对个体需求,根据申请提交的先后顺序和辅导老师的时间安排进行人员调配,提供面对面服务,让群众享受文化服务足不出户。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三维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将实体展馆的各种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呈现在互联网上,供人们进行了解和欣赏。文化服务将突破接受群体、时间空间、场馆的限制,老百姓可通过室外LED屏、PC、移动客户端尽情观看。

4.结束语

新时期以来,国家对文化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加大支持力度。文化建设的需求,应加强内部的服务策略调节,提升对不同经济服务体系内的服务型创建。通过文化馆的建设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应大力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馆文化服务创新意识,提高文化馆服务团队专业素质,以完善文化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张云峰.关于文化馆全面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6(7):4-4.

[2]范向健.加强文化馆站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17):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