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科的实施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科的实施效果

潘梦茜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科的实施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70例患者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记录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65/7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1%(53/70),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科的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加强病房管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科;责任制整体护理;效果

老年科是医院护理中的重点科室,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老年科患者的年龄较大,病程长,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且存在很多基础疾病,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责任护理制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层级管理制、小组责任制以及床边记录制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性,能够充分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效避免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61~8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75.3±8.3)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60~8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74.8±8.5)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内容。观察组患者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内容为:①连续排班制,将工作时间划分成三个时间段进行护理,分别为8:00-17:00、17:00-1:00、1:00-8:00,做好交接班工作,24小时保证患者的安全[2]。②管床责任制,给每位患者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实施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时刻陪护在患者身边,赢得患者的信任。③小组责任制,组建护理责任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对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将责任落到实处,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开展会议总结所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④层级管理制,完善考核制度,由高年资护理人员与低年资的护理人员配合进行护理,在低年资的护理人员通过考核后方可独立进行工作[3]。⑤床边记录制,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情况以及护理工作内容,简化记录工作,便于医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记录错误。

1.3评价标准[4]

①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平均治疗费用以及平均住院时间。②使用本院自拟的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4]。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护理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老年科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记录等方面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表一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2.2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65/70)远远高于对照组75.71%(53/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二。

表二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老年科患者的护理,由于护理不到位和护患沟通不畅等往往会引发护患纠纷,影响医院的形象。传统的护理模式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护理任务,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患者的关注度不足,在专科护理、床边记录以及病房巡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注重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了责任推诿[5]。同时,给每位患者安排了责任护士,能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以及护理记录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65/7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1%(53/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保证了护理的整体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分层管理和相互协作,保证了安全护理的延续,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综上所述,在老年科的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加强病房管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炎辉,张文惠,陈雪萍,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病房中应用效果的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744-745.

[2]杜凤英,刘坤,左续珍,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2):41-43.

[3]白雅琴.在老年患者中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1):123-124.

[4]柏玉华,徐兰.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胃肠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07):1089-1091.

[5]张丹丹.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2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