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发展探讨

高铭聪

高铭聪

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000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乡村发展思路,通过对乡村规划的层次、内容、深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在定位层面、规划层面、设计层面及实施层面的具体要求,以期对乡村发展略尽微薄之力。

关键字:乡村振兴;发展思路;规划逻辑

1建设背景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乡村发展思路

2.1案例借鉴

2.1.1德国乡村发展思路:村庄更新

德国通过区域规划来保证城乡之间的平衡,并着力于“村庄更新”。在重视产业、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住宅开发等现代化要求的同时,也重视维护传统的历史风貌和生活方式。村镇更新的规划方案通过反复与公众讨论协商,较好的吸收公众的建议反馈,极大的降低了实施难度。

2.1.2日本乡村发展思路:—村一品

“一村一品”的内涵就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

2.1.3案例启示

在乡村建设中,除了要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硬件”要素进行更新和完善,也要重视文化传承,注重村落传统风貌以及生活方式的留存和延续,同时,还要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为村庄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2.2发展思路

2.2.1完善配套设施

首先,开展基础性建设,保障村庄道路全面硬化;完善电力电信设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配套供水管网,确保饮水安全;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使村民可以享受现代化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

2.2.2美化人居环境

通过对排水设施的建设,改善村庄的污水随地排放、雨水自然排放的现状;设置公共厕所和垃圾收集点;对建筑质量进行排查,对严重破损建筑,乱搭乱建建筑进行改造重建,局部建筑进行风貌整治;对村落开敞空间进行排查,对村口、主干路、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改造;对村庄整体进行系统的绿化,并鼓励村民在庭前屋后种植果树,发展庭院经济。做到村庄干净整洁、风格协调、宜人宜居。

2.2.3保护传统风貌

根据对村庄人文、历史、风俗、文化等传统资源的系统调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个性化塑造,强化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地方性的服饰、食品、生活方式等特色要素,保护传统风貌。

2.2.4引导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从根本上要靠产业驱动。离开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通过详细的调研考察和座谈讨论,坚持“一三产联动,特色化经营”的战略,以“原生态”为主题,利用山、水、田、园等良好的生态景观,打造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业联动发展。

3乡村规划逻辑探讨

3.1定位层面

(1)总体定位。以美丽的田园风光为基础,以传统文化和稀缺旅游资源为亮点,在巩固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旅融合,提高乡村休闲经济活力。

(2)产业规划。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要实现振兴、农村实现改变,首先需要相关产业的带动。在保护自然生态格局的基础上,发展种养殖业;引入体验式旅游项目,打造旅游体验型产品,丰富乡村旅游元素;发展民俗民宿风情康养度假项目。

3.2规划层面

3.2.1规划原则

(1)规划先行。坚持规划为先,内容涵盖总体规划、建设方案两个层面,无论是村庄建设、产业布局,还是环境改善,都按照一张蓝图执行到底。

(2)村民参与。尊重村民的意愿,积极征求村民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充分发挥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体地位的作用,使村民投身于村庄建设中来。

(3)可操作性。规划方案要充分考虑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衔接;规划深度应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甚至初步设计深度,以确保一以贯之。

3.2.2用地规划

遵循上位规划的安排,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多规合一”中确定的总量,根据发展需求进行土地整理,用地形态局部优化调整。保留村庄原有格局,处理好村民居住区、农业种植区与旅游发展区之间的关系。

3.2.3配套设施规划

在充分调研现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道路体系、给水设施、电力电信、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完善,保障村庄主干道路通达,村口设有公交站候车厅,村内道路铺装率90%以上;电力设施完善,用电安全、方便,农户通电率100%;广播电视、光纤和移动网络通达;给水管网全部入户;联合村委会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农村金融服务点等。

3.2.4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进行环卫设施规划,安排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明确垃圾转运站及转运路线;结合村委会、入口广场设置公共厕所;沿道路安排地埋式雨水污水管网,确保户户接入市政管网;沿主要道路及节点安排路灯,实施全面亮化工程;对破损建筑进行评估,确定拆除或修缮方案,统一建筑立面风格;保障村庄实现真正的绿化、亮化、美化。

3.3设计层面

3.3.1道路设计

主干路及对外交通道路尽量做沥青路面,有条件的地方设置人行道,道路两侧种植小灌木及草本植物。充分结合现状,分段给出每条路的道路断面形式、道路长度及宽度,做到能切实指导施工建设的深度。

3.3.2停车场、公交站点等

结合村入口广场设置停车场和公交站点,停车场设计采用生态模式,种植耐踩地被,栽植树冠较大的植物,解决遮阴问题;公交站点设计体现地方特色,游客一下车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地域风情。

3.3.3给排水、电力电信等

市政设计在规划层面上进一步深化,明确具体的管径、走向、埋地方案、管线综合处理等事项,保障每户都接入给排水管网,强电全部下地,确保电力安全。

3.3.4建筑立面、围墙改造等

对现状建筑情况进行排查,明确拆除、修缮、立面改造、保留现状等四大类建筑的分布和规模,针对严重破损的旧建筑进行拆除处理;对有价值保留的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针对主干路及主要景观节点周围的建筑,进行立面改造,统一改造风格;现状质量较好的建筑予以保留。

3.3.5节点景观、庭院景观等

对村入口广场、村委会、滨水区域等主要节点进行详细景观节点设计,利用原生态的石材、木材,构建创意十足又展现特色风貌的小品景观;对有条件的庭院,进行庭院景观改造,打造成具有地方风情的农家院落。

3.4实施层面

3.4.1与项目立项衔接

由于体制的限制及项目的复杂性,往往项目立项反而走在了规划之前,因此规划阶段需要考虑与项目立项的充分衔接,近期重点落实立项中明确的建设项目,远期统筹考虑。

3.4.2与初步设计衔接

鉴于乡村规划项目的实施性较强,规划中要做好与初步设计的衔接,甚至在市政配套和绿化工程方面,可将规划深度延展至初步设计阶段,以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

3.4.3持续跟进施工配合

由于美丽乡村项目的特殊性,往往代建单位、施工单位与规划同期就已介入项目,故持续的配合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多方合作,保障项目稳步推进。

4总结

本文通过对政策和案例的研究,认为乡村建设发展的思路应从完善配套设施、美化人居环境、保护传统风貌、引导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着手;乡村规划的原则应注重以人为本,尊重村民意愿,保障规划的可实施性;乡村规划的内在逻辑,应从定位层面、规划层面、设计层面、实施层面做到层层深入,充分衔接,确保从规划到施工,一以贯之。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

[2]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4.

[3]徐文辉.唐立舟.《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四宜”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