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

秦建伟

秦建伟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领域的蓬勃发展提升了国家经济水平,建筑工程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预算管理,合理的预算为后期的准确的工程造价提供了前提,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对策分析,希望能提升工程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预算管理;建筑工程;工程预算

引言:现阶段,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成熟,新型建筑企业也越来越多,建筑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使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的缩小。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在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会位于不败之地。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建筑企业都注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都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管理者能够依靠其指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同时,根据预算管理方面的计划等,管理层还能够对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预料,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其次,通过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交流与合作。总预算可以协调组织活动,让管理层可以从整体上来考虑价值链间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而预算则是一个良好的方式,可以推动交流合作的进行。再次,有良好的激励作用。在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与员工能够面向未来的发展,使其预见性得到提升,这对员工的积极性提升有很大帮助,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2.1预算管理流程不规范

现阶段,部分施工单位都设置了预算管理部门,但是并没有发挥出核心效力,因为管理制度不合理,管理人员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缺乏责任意识,没有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去安排岗位设置,管理人员没有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预算管理缺乏规律性,管理制度混乱。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就是预算管理,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各项资金的支出,还要负责资源配置和建筑材料采购等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去协调工作,往往因为工作内容复杂或人员数量有限,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没有人员去完成,没有规范、合理的管理流程是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致使预算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出自身的效力。

2.2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预算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虽然预算管理部门在大部分企业都有设立,但是预算管理部门人员并没有对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对具体工作内容也缺乏认知度,企业也尚未清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也缺少相应的重视和关注[1]。如果工程预算管理不能发挥出真实的作用,将会影响整个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限制了企业正常工作流程。

2.3管理职责不明确

如果在预算管理中,没有对人员进行划分权责和职权分工,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恶劣影响[2]。甚至会延误工期,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预算的顺利进行需要依据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掌握每项建筑施工的主要内容是成本管理的必须进行的程序,因为工程预算和成本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都非常广发,如果职责不明确,就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由经济预算和管理工作共同作用的。如果权责关系不明确,就会削弱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3.1优化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流程

想要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正常进行,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对工作职能进行具体的落实和划分,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建立一套完善、科学性的预算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3]。对管理人员实行现金奖励,鼓励管理人员认真工作,把预算管理工作重视起来。要求管理内容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的管理,预算编制、预算审核等都是预算管理需要涉及的内容,通过明确职能和优化程序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程预算的管理质量

管理人员预算管理的加强和人员素质的提升都是提升管理人员素质的主要内容,虽然表面看工程预算工作较为容易,但是包含很多工作内容,很多工作环节。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疏漏,会造成整个预算结果的偏颇,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4]。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着,施工新的理念、新工艺和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涌现,预算人员也必须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更新,及时掌握各项新技术的价目表,保持自己职业的敏感性,做好预算前期的准备工作,了解企业的施工进度和市场的最新动态,减少预算不合理的现象发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关系到预算管理水平的发展,所以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讲解,让他们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由施工人员带领预算管理人员去施工现场考察,了解各个流程的施工情况,工程预算的保护体系是对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经济管理。所以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应该了解国家法律政策,需要专业技巧的定额分配和清单计算等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以此来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预算管理的质量优劣取决于资料的优良,如现场考察、技术支持和原材料配置等资料。

3.3减少项目变更对预算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变更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样一来,就能够导致人力物力投入的增加,从而提高施工成本,影响到预算管理。例如:人为因素导致的项目变更,或者环境因素、设计因素导致的项目变更等等。所以,预算管理人员要变更原因进行及时的了解,找到着重点,对项目进行重新的预算和报价。因为项目变更会材料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都会增加,所以预算人员要保证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前,减少变更金额,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其中,预算人员要针对变价环节进行正确的估价,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和监督,减少项目变更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3.4建立明确的权责制度

明确的权责是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人员的积极性、工作效率都依赖于明确的权责制度[5]。只有这样员工推诿现象才会减少。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去制定权责制度,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环节和施工内容去分配预算任务,一旦预算的环节出现问题或成本控制不理想,可以直接查找对应的责任人,为经济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供保障。可以利用奖惩制度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员工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对表现良好的员工实行现金奖励,也能充分调动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员工对权责制度的认可度。权责制度不能只是表面知识,需要工作人员去施工现场调查,进行多种因素考虑制定可行性制度,合理采纳员工的建议,保证权责制度发挥出真正的效力。

3.5从优化设计到预算审核

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和施工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施工组织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工程质量,从而对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预算。从优化设计到预算审核,不仅要满足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的要求,还要满足业主的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价格,减少金额输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4.结语

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行业,工程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的基础内容,还是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手段,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提升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实力。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水平上存在很多的弊端,管理人员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应对,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映君.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探讨[J].经济师,2017(01).

[2]孙双莲.试议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07).

[3]张海鑫.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9).

[4]余晓林,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24(4):145-146.

[5]芦峰,何体才,全磊.国内外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比较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3(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