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电力发展规划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5
/ 2

做好电力发展规划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创新

申永伟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内蒙古兴安盟137400

摘要:电力发展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在能源、电力方面的意图;电力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国家能源、电力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电力发展规划进展情况如何,执行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电力规划;市场;发展

1市场条件下电力规划的基本准则

1.1适度超前原则

电力发展速度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称为电力弹性系数。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一般应保持在0.8-1之间。但是电力弹性系数的多少,是与国家的产业结构有关的,如果耗电大的产业占有较大的比例,相应的电力弹性系数也就比较大。近几年凸现的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充分说明了前一时期的电力规划工作脱离了实际,预测的电力需求与实际的电力需求偏差较大,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且对电力弹性系数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因此,在进行电力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电力是国民经济先行的重要性,要着眼全局,加强前期工作,适度超前地进行电力规划。

1.2市场原则

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将市场机制引人电力工业,促进电力工业的内部竞争,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电力服务质量的目的。电力规划工作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首先,电源企业和电网企业都已经是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它们也是电力市场的主体,它们的经营活动基本上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因此,电力规划工作也应当遵循市场规则。其次,市场条件下的电力规划必然涉及到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的协调。由于目前这两个规划工作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市场主体,虽然为了保持电力规划工作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市场主体,虽然为了保持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必要的行政指令是必需的,但是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两者的规划活动才是正确的,这不仅有利于调动两者的积极性,而且符合电力工业改革的原则。再次,电力发展规划通过电力需求预测、发展目标、重点布局以及相关政策,为市场配置资源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使不同市场主体从中得到提示和鼓励,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3电源和电网统筹规划的原则

我国目前电网与电源资产的比例约为4:6,而国外电网资产占电力工业总资产的比例为55%一60%,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了70%。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防止由于输电线路的限制而发生“有电送不出”的现象,从而导致新一轮的缺电局面。从技术的角度看,电源与电网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关,是电力供应共同体的两个部分川。由于电源、电网都有各自的特性和规律,在电力工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相互作用也有所不同,需要更加重视协调电源建设与电网发展的关系,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如在电力发展初期,电源布局决定了电网,电网规模决定了电厂可装单机容量大小;但当电网规模足够大,电网足够强时,这种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弱化了,但相互之间的要求与约束仍然是紧密的。总体上看,电力需求分布和大型水电站开发、大型水电基地和煤电基地开发、核电站开发决定了电网网架,电网引导负荷中心电厂和一般性电源的布局。

2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思路

2.1推进电力发展规划管理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处于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主体地位,要在深化规划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快政府转变职能的步伐,要着重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偏重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转到搞好宏观调控上来;二是改变原来主要以行政指令配置电力资源的做法,尽可能多地引入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政策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电力工业的发展和运行,较好地发挥电力发展规划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功能。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领域、环节和方面,都不应通过编制、实施规划的方式来干预市场、干预企业;三是从主要适应国有经济发展电力转到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电力;四是从过多的行政性审批,转到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来。

2.2确立电力工业规划体系

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确立统一有效、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制定电力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其发展目标需要由电力短期规划、年度计划来逐步实施,所以电力短期规划或年度计划是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安排。电力短期规划或年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电力工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发现了中长期规划中没有预料到的重大问题,也应实事求是地反过来调整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

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应根据全国能源发展战略和电力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方针、政策和目标,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本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作出具体规划。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应从全局出发,在全国电力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利用地方掌握的社会资源,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目标、重点和步骤,规划地区内电力工业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全国电力发展规划应是战略性、方向性、框架性的规划,而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则应当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全国和地区电力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一个科学有序、合理分工、有机衔接的规划体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好国家电力发展规划与地区电力发展规划的协调,是规划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电力发展规划既要统筹深入研究电力的上下游及相关行业的综合协调,又要将电力规划项目用地、用水以及环保容量等纳入国家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规划,实现电力与相关行业和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全社会成本最低。

3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思路

3.1依法行政也要体现在规划管理上

希望国家加强在规划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包括尽快制定《规划法》,明确规划的法律地位。

3.2电力工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吸纳各市场参与者的意见

充分发挥电力企业、行业协会、学术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国家能源局要组织大型电力企业积极参与电力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尤其要充分发挥掌握电力市场供需和运行情况的电网企业的作用。国家能源局对电力企业涉及全国电力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布局、重大项目的规划研究成果,应及时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并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审查,通过评审的规划研究成果要及时纳入国家的电力发展规划。

3.3尽快建立评估及调整制度

电力发展规划评估是国家能源局和各级电力主管部门通过检查、分析和总结等活动,对电力工业发展的状况、结果以及电力发展规划工作本身做出客观的评价。原则上,各级各类电力发展规划都要在规划实施中的某一阶段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规划实施期间经评估需要作出调整修订的规划,要按规定程序审批发布。为了履行好这些职责,评估应当贯彻于规划全过程,即建立电力发展规划的评估体系,适时地对规划进行修改或调整,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这是科学的规划制定后头等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建立电力发展规划定期修订制度。

3.4重视电力市场需求预测的滚动分析和调整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融入了国际大环境,增大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使得经济发展的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预测。要使预测的主观行为符合客观实际,只有不断地更新主观认识,滚动分析预测,并据以调整电力发展规划。

结语

总之,在我国的经济转轨过程中,规划的体制亦应随之改革,所以需要对电力发展规划进行重新认识,彻底改革政府对电力发展规划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化彪.浅谈电力规划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影响[J].电力系统装备,2018,(12):68-69.

[2]杨凡.电力规划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20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