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而合话心声——《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之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不谋而合话心声——《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之比较

毛雁斌

毛雁斌(福安市第二中学福建福安355000)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散文《荷塘月色》与选修散文《我的空中楼阁》皆为现当代美文的经典之作。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自30年代起,就被多类语文教科书所选用,诞生到现在已七十多年了,其艺术魅力可谓历久而不衰。台湾知名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在众多散文名篇佳作中可算上乘这作。对于这两篇散文佳作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真正将这篇美文进行对比鉴赏者却寥寥无几,两文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写作风格虽有较大差异,然而他们对理想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却不谋而合的,跳动着的心律达到合拍,共鸣的效果。

1.选材异,题旨同

《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两文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取材也有所不同。《荷》文写于1927年,此年是中国的特殊年份,这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笼罩在白色的政治恐怖之中,朱自清正在清华大学教书。“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社会变革给他带来了选择的彷徨,在这“动摇”的时代,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与此同时,朱自清正家庭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他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和作者为了应付这些矛盾在事业上感情上做出巨大的损失才是他“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刘勇民《模糊的背影》《读书》1999年第11期)朱自清先生在1928年《那里走》这篇文章中表露自己的心迹:“我的体力也太不成,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也不忍丢下了走自己的路。”朱自清先生九个儿女,他的贫困是有目共睹的,性格素养,家庭责任与时代要求形成了矛盾,从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感,烦躁感,由此作者极想找一块静地,好让自己的心情得以平静,精神得以休憩。在一次月下独行中,他惊异地发现并深深陶醉于荷塘月下的美景之中,为此,作者在写《荷塘月色》一文时,着意描绘了一幅月下茶塘美妙绝人伦的画面,文中的荷叶、荷香、荷波,荷塘周围的柳树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景点。由此作者还想到了江南的采莲习俗,想到了六朝的《采莲赋》、《西洲曲》,想到了江南采莲人对幸福,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第一个景物,每次联想都让朱自清暂时获得淡淡的喜悦和某种程度的慰藉。

《我的空中楼阁》写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代作者在现代的城市——台北生活,整天都被包围在喧嚣和嘈杂之中,上下班的堵塞和拥挤,工作时的劳顿和辛苦,难得假日又得为生活的琐碎和繁重而操心,因而作者极其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热切盼望找一个自由、宁静、和谐、天然、悠然自得的住处,于是李乐薇从实处切入,挥动着自己彩色的画笔,以小屋为中心,通过辐射式的笔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心情地描绘自己心爱的小屋以主周围的自然环境,描绘了自己“梦中的乐园”——空中楼阁。

两文写作的时代不同,撷取的素材不同,然而他们所揭示的主旨都是不谋而合的,产生强烈共鸣,《荷塘月色》通过描绘荷塘月下的美景以及江南采莲的事情,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无奈和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热烈憧憬。《我的空中楼阁》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虚无缥缈的小屋,反映了作者对那种喧器浑浊,纸醉金迷的社会现实的厌弃,表明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两文在主题上取得了某种契合与共鸣。

2.风格远、意境近

同样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的构思、表现手法,语言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首先在结构设置上,《荷塘月色》一文因情而起,是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出荷塘,赏荷塘中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游,又是抒情。从现实到理想,最后又回到现实。而《我的空中楼阁》则开篇大笔着墨,从山叙起,先点出山和小屋的位置,用粗线条大笔勾勒出山与小屋的轮廓风貌。接着对山和小屋进行具体的分屋描绘,①是写“小屋点缀了山”,②写树“点缀了小屋”,接着作者由近看改为远观,采用仰视的巧妙角度,一个远镜头便把小屋推向了空中。画出小屋的位置之后,转入对小屋周围环境的直接描绘,接下去文章直接点题,写空中楼阁——小屋的“空中”感。使得普通的山和平常的小屋幻化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妙境界。

其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前者采用了独到的描绘技巧。①采用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术,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为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之感。又如“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觉,②对客观的物象察细、体味细、描写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亲自体察了。“又有两次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而后者,作者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绪”,他引入现代诗歌艺术,综合运用多向叠景以及幻觉错觉,虚实契应,声色交感,移位变形等多种技法致力于潜意识和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

最后在语言特色上,前者语言最大特色是自然新颖,“新而不失自然”以“不欧化的口语”来描绘状态,表情达意。例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令人感到分外亲切。后者则语言流畅而富有节奏感,能配置协调,十分讲究语言的音乐美,作者用带彩的笔,着色的文字,奇特的想象,精巧的比喻从各个不同角度摄下了一幅幅小屋的英姿。

尽管两文在写作风格上存在落差,但在意境的创设上甚近。读着《荷塘月色》一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突出的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我的空中楼阁》作者先写小屋地位置具有空中感,然后描绘夜幕降临时小屋,山下灯多,太亮,反而不美,山上灯少,疏疏落落,把黑暗扫淡,淡如烟、淡如雾,一派迷离恍惚、依稀朦胧,山也显得虚无,树也显得像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光之下的……”的空中楼阁,同样也设置了一个朦胧、优美、幽静的意境。

3.基调迥,情感

《荷塘月色》一文开篇就点明,“这儿天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奠定了低沉的感情基调,意蕴着几多愁闷,几多愤激之情。接着写路是幽僻的,寂寞的,月和云是淡淡、朦胧的,树是参差、斑驳的,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接着又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惦起江南,感慨颇多,尤其是“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人生的多少忧伤,多少无奈,多少孤独,多少寂寞,多少喟叹尽在此言中!那种淡淡的忧伤感、孤独感忽然加重了,那种“欲说还休,欲说不休”的忧伤情结终于转化为“一吐为快”的宣泄,全文处处笼罩着低调的情绪。《我的空中楼阁》却迥然不同,全文充溢着喜悦之情,对小屋及周围环境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如“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抒发了作者深切的感受和欢快的情怀。

尽管两文感情基调相差甚大,但它们内在的情感需求却是一拍即合的,前者通过荷塘月下美景的具体、细致描绘,抒发了对现实不满、激愤之情和对自由,幽静、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与追求。后者通过小屋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生动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喧嚣,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的厌弃和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憧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