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黑龙江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孙天夫

(绥化市种子管理处)

摘要:玉米作为黑龙江地区一种十分常见的农作物,不仅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种植。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的出口量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实行高产栽培,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就黑龙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黑龙江玉米;种子;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1注重土壤精细化

玉米的根系比较发达,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同时植株高大,叶展较宽,对于水肥相对比较敏感,水肥的供给和玉米的产量息息相关。尽管玉米作物对于土壤没有太多的要求,但如果要夺高产、促优质,整地作为玉米种植的主要环节,就要加强管理。地块以土壤疏松的砂壤土为宜,要求富含有机物质,土层深厚,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地面平整,灌排水设施完备。在地块选择好之后要进行精细整地,以此保证土壤的湿润[1]。一般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灭茬,在入冬前进行深度30cm左右的耕翻,然后进行耙耢,已达到保墒效果。

1.2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

优良的玉米种子是确保高产获得高效益的前提。为此,本着优产高产的生产实践要求,要结合当地的生态条件,选用适宜的种植品种。切记一定避开以价论种的误区,以种子的生长特性来确定是否选择,了解品种的综合特点,例如:抗旱抗涝能力、根部及茎部的防风力、结棒时玉米颗粒的深度等多种特点。在选种时,需结合综合情况,考虑种子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选择适宜的品种。此外,遴选良种期间,应配合区域栽种特点积极开展种子杂交技术,培育出抗病、抗旱、抗倒伏,有较强适应性的玉米品种,并能更好地推广应用开展。种子选定后,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精选工作是保障种子出芽率的重要工作环节。去除病、残、半、虫、碎粒,保留品相好,外表光泽,大小一致的种子,确保精选后的种子能苗齐苗状出苗一致;为了激发种子活性,提高芽率,要进行2-3天的晾晒,这样不但可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还能提高种子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在播种前3天左右要进行种子包衣,用药剂拌种,可以起到防病虫害的作用。

1.3适时播种

玉米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在播种时节的选择上,要根据各地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因为栽植时间的确定,直接影响后期种子的萌发。结合种子萌发周期,土壤5~10cm处温度在10℃~12℃,为适宜的播种时间。在播种时,尽量用机械化播种,尽可能一次性播完,这样才能确保苗齐、苗壮、苗全。

就我省大部分地区而言,不同地区选择栽种时间根据地域特点而定。但为了确保高产,我省大部分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地温10cm处,始终稳定在12℃为最佳。地膜覆盖栽培的地区,可比常年露在正常播期提前7~10天播种。

1.4科学施肥

为实现玉米高产优产,科学合理施肥,满足其营养补给需求,早期,适量增加钾肥用量。施加氮肥的用量,酌情后移。这样能保证玉米在后期的生长中有着充足的养分补给,确保根系茂盛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在玉米生长中期,为了保障土壤肥力,需要在玉米生长中积极开展追肥工作。追肥工作中,一般可以采用氮肥和磷肥,其中氮肥播施量为500kg/hm2,磷肥播施则控制在200kg/hm2,钾肥则可以适当减少,100kg/hm2即可。为了保证土壤肥力控制,还可以进行尿素、粪肥的播施。后期随着生长发育的营养损耗,应逐步做好补施工作。

2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玉米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2.1.1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是黑龙江地区威海玉米生长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初期在叶子上形成水渍状青灰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沿着叶脉方向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大病斑。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菌层。果穗和苞叶染病后会在上方出现不规则的病斑。这种病症危害极大,其发病原因同气候,空气湿度有关,尤其是黑龙江这种气候更容易引起该病症的发生。对于该病的防治的方法主要为:在选取的品种时,要尽量选取抗病的品种,这是根本防治方法。再者就是采用轮作的方式进行耕种,降低土壤中的菌落数量,这样可以减少玉米杯病菌侵染的概率,对于出现病症时,对于出现病斑的枝叶要及时进行祛除,此外要及时播种,做好肥水管理,从而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

2.1.2玉米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病毒病是影响玉米生长情况的常见病症,主要有2种,一种是玉米矮花叶病,一种是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可以发生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而且在出苗到出现子叶的这个生长区间内更容易出现这种病症。当出现矮花叶病时,玉米的心叶从基部开始出现点状的花叶,随着病情严重慢慢扩展到整个叶片,,而随着叶片内的缺绿叶素缺少导致光合作用的效率降低,进而导致产生的物质基础不能够满足植株的生长需要。而对于玉米矮花叶病来说,其对应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叶片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汁液,进而导致蚜虫能够获取途径进行传播,由此可知这种疾病对于玉米的危害是不可言喻的,这种蚜虫产生的唾液阻碍玉米生长,甚至会影响玉米的扬花授粉,进而导致玉米空苞现象的发生。对于这种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为选用抗病植株进行播种,然后在播种后的早期用药剂处理,消灭蚜虫和灰飞蚤,采用氧化快乐果或者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进行雾喷,最后就是要对栽培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

2.2玉米常见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2.2.1玉米螟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除了玉米病害以外,玉米虫害也是影响黑龙江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黑龙江的玉米病害中,玉米螟虫害是非常主要的一种。该害虫不仅为害玉米,也能为害水稻、高粱以及向日葵等作物,其是世界性害虫,必须引起重视[3]。玉米螟虫害之所以对黑龙江玉米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影响较大是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繁衍能力和破坏能力。要想防治玉米螟要尽量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生长环境的抗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同时要注意田间管理,平衡水肥。一旦发生虫害尽量采取物理防治或者生物防治方法,必要时再采用化学防治,通过外界手段减弱玉米螟虫害对于玉米病虫害的影响[4]。

2.2.2玉米蚜虫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蚜虫虫害也是一种主要的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玉米蚜虫主要为害禾本科作物,刺吸玉米汁液,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性较大[5]。玉米蚜虫多半以群体积聚状态出现,头胸部黑色,腹部灰绿色。针对蚜虫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生物防治,这也是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对玉米田里放置一些蚜虫的天敌生物,例如小黑蛛、瓢虫或者步行虫等等;另一种方法就是化学方法,此种方法多会选用马拉硫磷乳或敌敌畏两种药液进行防治蚜虫。

3结论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其玉米种植面积广阔,对于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研究意义重大。玉米产量的增加,为我国人民更好提供粮食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基于地区特点为基础,为了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应该推行高产栽培技术,做好玉米耕地和选种工作,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不同阶段基于不同水源灌溉,科学施肥;做好玉米的病虫害防护工作,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带来的破坏和影响,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付军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04):95.

[2]王荣焕,冯培煜,赵久然,等.玉米品种MC812配套高产高效制种与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