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应迁移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浅谈对应迁移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王广林,2′李源

1′长春市第五十五中学;2′长春市新城大街小学1′王广林;2′李源

【中图分类号】G345【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147-01

所谓对应,是指一个系统中,某一项在性质、作用、地位或数量上跟另一系统中某一项相当。

那么关系论,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迁移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之所以能产生迁移。不在于共同要素存在,而在于对整个情景顿悟,即对情景中的关系的顿悟。顿悟关系是一般训练的真正手段。

也就是说,一个系统中的某一项的性质、作用、地位或数量上跟另一系统中的某一项在性质、作用、地位或数量上相当的关系的顿悟,可以理解为对应关系。

初中代数教学中的分式基本性质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所反映的都是代数的恒等变形,性质有内在的联系,由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数,扩充到分式基本性质中的式。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我们经常采用类比的方法来进行,如果同时让同学们利用具体数和代数式的对应关系来学习,进行知识迁移,利于迁移,更益于理解掌握,效果会更好。

对应关系早在古代就被运用,第一个用简写符号表示未知数的二次幂、三次幂、四次幂等一系列幂时,就用希腊文的某些文字的前几个字母来表示对应的量。

对应关系在数学教学中表示出不同形式,如:式和语言的对应,数和形的对应等其他一些对应关系。古巴比伦学者在记述方程时,不是用我们在代数中所采用的文字符号,而是用语言的形式把方程写下来,这说明式和言对应关系在古代就已运用。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语言的发展史,劳动创造了语言,运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反映生活、数学的发展也是如此。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里、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都必须有精辟的语言描述与之对应。在数学领域中,有特定的语言形式,必有与之对应的特定的数学表达式,如: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对应关系式为(a+b)(a-b)=a2-b2;乘法的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其积不变;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其和不变,对应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ab=baa+b=b+a;这种对应形式随处可见。反之,有特定的表达式,必有特定的语言形式与之对应,与之对应关系的语言表达式为,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由表达式所对应的是勾股定理。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和形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序数对表示为(-2,1),有序实数对(2,-1)所对应的就是B点;勾3、股4,弦5中的数据3、4、5为边必然构成直角三角形,解析式y=2x+1的图象是一条直线,y=2x2+3x-5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以1、2、5为边不能构成三角板,以2、3、5为边不能构成三角形,以2、4、5为边能构成三角形,所反馈的是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反之不能构成三角形。在数学领域中这种对应关系反映出数制约形,形反之约定着数,它们之间相互制约,辨证统一的关系。总之数和形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数学领域的广泛存在。

对应关系涉及的非常广泛,在数的概念的不断扩充出现的对应关系,正数与负数的对应,整数与分数的对应,有理数无理数的对应,实数与虚数的对应。在数学运算中存在的对应关系。加法与减法的对应,乘法与除法的对应,乘方和开方的对应,指数与相对数的对应,分式方程整式化、无理方程有理化。解应用题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解决。把三角问题化为代数问题解决,把几何问题化为代数式三角问题来解决,把代数问题化为三角和几何问题来解决等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用转化的观点对应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与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诚然,不仅在数学教学中对应关系的思想方法被广泛应用,其它学科也是如此。运用对应关系来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推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