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1

论中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沈金兰

沈金兰浙江省苍南县马站一中325809

摘要: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科学永远始于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科学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中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教师的师道尊严,一直以来是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对知识、对课本、对教师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产生任何疑问,有的即使有疑问也不敢提、不会提或者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提出,长此以往,逐渐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素质教育不只是让学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创新离不开“求异”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创新的前提。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着手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疑问是创新思维的开始,学生在寻找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诱发了其好奇心,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等心理活动都得到了积极的调动和开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问题是思维之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在中学科学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有很多,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如果学生有问题要问,那肯定是没有学会、没有学好。尤其中学生更是对老师充满了崇拜感,他们往往更不敢质疑老师、质疑教材。很多学生不敢问,怕被同学笑,怕被老师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要发扬民主的作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要精心设计符合不同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问题,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要努力发现学生所提出问题的价值,从不同的方面发现其闪光点,予以表扬,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不恰当的问题,也不能全部给予否定,首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合理的、有效的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在学生原有科学知识储备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的困境,以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就是通过呈现一定的背景材料,引出新的科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征或内在规律,产生新的科学概念;就是直接呈现出某个新的科学问题,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去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探求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设置问题情境时,要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将要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问题要富有趣味性、新颖性、层次性,难易适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其思维。求异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教师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都要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3.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的指导思想。探究式教学是指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充分自由地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要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观察、研究其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并由此不断地、自主地去发现一个个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由此产生新的问题——怎么做和怎么验证的问题。

总之,“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教师要在科学课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2]张红霞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