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浅谈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周慧

周慧(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373-01

【摘要】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日上升,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在20—60岁年龄段的男性,糖尿病、肥胖、内分泌紊乱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以往,且明显高于同龄女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的相对滞后,患糖尿病的人数和潜在高危人群呈不断上升趋势,逐年递增。因此糖尿病的防治刻不容缓。瑞典糖尿病教育家阿索教授在第十六届国际糖尿病大会上指出:“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病人教育”[1]。如何寻找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已成为目前糖尿病防治的首要问题。从我国国粹中药入手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中药中医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传统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2]。通过对经临床验证、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用药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医治疗糖尿病以益气、清热、养阴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所使用的药物以补气药、清热药、补阴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代表药物为黄芪、山药、麦冬、茯苓、白术和人参等。由此反映出对糖尿病的病机认识的共识:气阴两虚为糖尿病的病机关键[3],糖尿病初期多表现阴虚燥热,而血瘀则存在于糖尿病的整个病症。

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通过调节糖尿病人的内分泌代谢,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水平,抑制胰高血糖素等途径达到降血糖之目的。同时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改善肾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性激素水平、保护营养神经及调节微量元素等作用,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起着积极作用。

中成药作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武器之一,由于其能够在临床上解决一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糖尿病患者的欢迎。而中成药究竟应该如何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患者甚至包括医生在内也知之甚少,而且存在不少误区。更有一些不法企业和单位,针对患者对中成药疗效的不正确认识和过高期望,把某些降糖西药掺入所谓中成药当中,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花费,而且还可能因用药不当,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甚至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其实,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观点是,中药无论是单方还是复方制剂,其降糖作用都十分有限,更不可能根治糖尿病。中医中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作用,主要不是用它来降糖,而是通过滋阴、活血、补肾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和防治慢性并发症。因此,中药不能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导药,只能是起辅助治疗作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消渴丸,也并非纯中药,其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来自于其中所加的西药成分——格列本脲。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好,或有一些慢性并发症,可以选用一些中药,但必须选用“国药准字”中成药,或经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正规医院的制剂。

今后我们应进一步深入开展探讨研究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整体调节: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肝、脾、肺、肾等多个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所以治疗方面中医认为必须重视整体调节,旨在通过全身性调理,达到治疗糖尿病、防治并发症的目的。(2)要把中西药降糖机理的研究与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结合来深入研究,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提供更为详尽的依据,进一步推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发展,加快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步伐。(3)应突出复方的整体调节优势,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在人体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来治疗糖尿病。(4)慢性并发症防治:高血糖为糖尿病主要或唯一原因,但并非是并发症唯一原因。有部分患者血糖控制好而并发症仍然不降低,这归于2型糖尿病是多因素疾病,需要对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四高进行综合控制,以减轻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正符合中医多渠道、多靶点的整合作用。(5)应突出中医特点,中医药有本身固有的特征和理论体系,因此不能完全按照西医的评价方法来评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控制血糖固然是评价治疗糖尿病疗效的重要指标,但是更重要的是评价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终点目标和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相信随着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及其天然药物治疗糖尿病必将具有更广泛的前景。(6)科学评价,合理对待。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要合理的评价,正确对待,抵制舆论的错误引导[4]。

参考文献

[1]蔡伟红,郭艳芹.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5):335.

[2]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01-305.

[3]高志扬.从养阴益气化瘀治疗糖尿病[J].四川中医,2002,20(8):39-40.

[4]李正军.糖尿病中医药治疗进展.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