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经验之我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转化后进生经验之我谈

赵静

赵静(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湖南常德415500)

一、转化后进生要有“两爱”

1.爱岗是前提条件

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金钱至上,享乐至上,被市场经济中的花花票子和舞台上的彩色裙子搞得眼花缭乱,纵使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也未必能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后进生的转化全身心地投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著名的心理学家查普曼的实验表明,事业的成功等于对该事业的爱心加顽强的拼搏。这就充分说明:只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爱生是转化的关键

用父母般的情感感化学生,是做好后时生转化工作的关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爱后进生,转化就是无稽之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理解、关心后进生,真诚地爱护他们。只有像慈母一样真诚地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你是他们的知己,是最疼爱他们的人,如果再不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就从心里觉得对不起你,这样,你说的话才能听得进,他们才能向你暴露真实的内心世界。

二、转化后进生要有“三心”

1.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有信心

充满信心,坚定意志,是投身于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内部条件。如果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没有信心,遇到困难、挫折就会动摇、泄气。反之,若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失败了再来的思想准备,充满信心,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既相信自己的能力,又相信学生不是“朽木不可雕”,相信他们在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后会产生自觉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自觉克服缺点,这样就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消沉、泄气,就是受点委屈、冤枉气,也在所不惜,仍能逆水行舟、知难而进。

2.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有耐心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一般都是个反复可逆性的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是一个反复发展形成的过程。后进生教育转化过程中反复可逆性更大,因为,一般后进生的意志较薄弱,遇到困难、挫折就会意志消沉、泄气,最容易受不良作风的影响。特别是现在,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会上不良风气严重地影响着后进生的转化和进步,往往表现在转化过程中的反复可逆现象。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班主任应耐心细致地分析、查明原因,激发后进生的信心,充分肯定其以前可取的成绩和优点,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对其转化过程中的逆性错误,要自觉分析其危害,点到即止,切不可深究,更不能简单粗暴地讽刺、挖苦、漫骂或变相体罚。

3.对后进生做事要放心

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而后进生由于自身有缺点、毛病,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表现为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而得不到尊重和信任的矛盾,产生了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的行为心理,使个体素质受到压制而消失。“信任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如果我们做班主任的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以施展特长、爱好的机会,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他们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心理,自觉克服缺点,发挥特长,努力学习。后进生在许多教师眼中是绊脚石,他们遇到的总是老师的冷面孔,于是对老师敬而远之,对老师的教育认为可望而不可及;在同学面前后进生总是抬不起头来,有自卑感。要转化后进生,对他们应和其他学生一律平等。遇到差生出现问题,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后进生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如果事事都不放心,不信任学生,处处给后进生留意,会使他们认为班主任不信任他们,时时刻刻在“监视”他们的行为。这样,纵算当着你不干坏事,背着你又会“兴风作浪”,久而久之,使后进生形成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习气,达不到转化目的。

三、转化后进生要做到“三不”

1.不要轻视侮辱后进生

在和后进生交谈时,要从语言、表情等方面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表现出对他们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因为“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实事求是,因为后进生平时在师生中的印象本来不太好,往往难以得到信任和尊重,他们对别人的情感特别敏感。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后进生问题时,要全面了解,不要主观武断,更不要拒学生于门外;否则,学生会认为你不讲道理,出现对立,产生用违纪、违法、犯罪的念头来回敬你,最终达不到转化目的。

2.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赖、赞扬,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会犯老毛病,教师的批评应把握分寸,言语不要太刻薄。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不要一棍子打死。在教育工作中要密切注意差生的言行,寻找差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有时一两句赞扬之词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记忆终生。

3.不要动辄向家长告状

对后进生的转化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但一味地采用告状的方式,会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反感。因为家长的认识水平、思想修养、政治觉悟存在着差异,其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当发现有严重问题时,班主任要“冷静”处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重,切忌一味地向家长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