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

王瑞雪

王瑞雪(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卫生院江苏徐州22115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手术患者10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患者术前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279-02

社会经济发展带动医疗科技进步,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已经转向了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护理的模式。人性化护理是将情感、精神、文化服务融入护理工作中,满足不同的护理对象的需求[1],手术室是抢救患者较集中的场所,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加强其心理与情感的支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51例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手术患者10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在12—71岁,平均年龄为48.6±12.4岁。疾病类型分为:骨科手术患者2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47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5例;妇科手术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因是双盲随机抽取,所以无论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手术室护士术前给予患者访视,缓解其恐惧、紧张的不良心理;术中给予常规护理,同时为患者营造一个较舒适的环境,加强体位护理,保护患者安全与舒适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要注意其仪表与仪容,以和蔼、真诚的态度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向其介绍手术中患者配合的方法与麻醉的体位等,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2)术中访视护士陪伴在患者身边,用触摸、微笑等肢体语言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当患者术中有疼痛时,耐心安慰,认真倾听,教给其减轻疼痛技巧,转移患者的注意力[2]。(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使用温水擦拭干净患者身体的血迹与消毒液,当患者清醒后,要告知手术顺利、效果良好,让其放松心情。在护送患者回至病房的途中,护士的动作应轻柔,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向其讲明术后注意的事项以及疼痛产生的原因,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分值低于50分表明无抑郁或焦虑,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郁与焦虑程度越重[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表

3讨论

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是满足人们需求为目的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注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使患者心灵、心理、生理、社会达到较愉悦状态,让临床护理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了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红梅,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12(11):57.

[2]胡来凤,蔡骅.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9(02):102—103.

[3]韦喜艳.人性化服务融入手术室护理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6(02):18—19.

[4]徐同芬.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结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1,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