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缓释剂对阻滞胃癌进展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氟尿嘧啶缓释剂对阻滞胃癌进展的作用分析

何仗群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423000

【摘要】目的探析氟尿嘧啶缓释剂对阻塞胃癌进展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两组,每组23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状况同对照组相比(P<0.05);术后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术后观察组局部复发率2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术中采用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与2年生存率,并且此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氟尿嘧啶缓释剂;术后并发症

胃癌在肿瘤疾病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在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发病率排居首位,而且此病症多数以男性为主[1]。进展期胃癌是患者胃壁浆膜层以及肌层等组织受到癌组织侵蚀形成的。食欲减退消瘦、呕血腹泻和咽下困难等症状,为进展期胃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探究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给出以下研究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确诊治疗的进展期胃癌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考不同治疗方法对其分组。对照组23例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区间为28-75岁,平均年龄为(52.1±3.2)岁。观察组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区间为27-76岁,平均年龄为(53.2±3.6)岁。经术前检查,所有患者都患有胃癌疾病;未实施辅助化疗;Ⅱ-Ⅲb期是术前评估肿瘤分期;患者无手术禁忌症。根据上述所述,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都采用肿瘤根治的方式实施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氟尿嘧啶缓释剂(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93;规格:10ml:0.25g*5支)治疗。首先,医护人员要先将患者的腹腔冲洗干净后再关腹,然后再将600g氟尿嘧啶缓释剂撒在明胶海绵上,根据肿瘤的位置覆盖在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上,比如肝十二直肠韧带、胃大弯以及瘤床等部位。需要注意的是,在覆盖明胶海绵时,其海绵边缘要与胃肠吻合口保持在三厘米以上的距离。对照组则是冲洗完患者腹腔后直接关腹。

1.3评价标准

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与切口感染率以及2年生存率。

1.4术后随访

所有患者都要在术后行4个疗程的常规化疗,其方案是FAP(奥沙利铂+表柔比星+5-FU)。待治疗完成后,患者要每3-4个月回医院进行对常规血的复查,同时还要复查肝胆彩超、胸片以及肿瘤指标等。必要的情况下可再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1.5统计学处理

通过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取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明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病症复发状况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量比较,,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胃癌在肿瘤疾病中属于一种常见病症,而且发病率也比较高,男性为主要患病的人群[2]。幽门螺杆菌受到感染、饮食生活习惯或者地域环境等影响,引发癌症的发生。淋巴转移、血腥转移以及直接侵润等,为癌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和贫血等症状,像乏力、食欲不振和腹疼痛加重等病症,也是患有胃癌病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据统计,喜欢吸烟的人群患有癌症的机率要高于不吸烟人群的50%以上。另外,长期食用盐腌食物或熏烤食物的人群,患有癌症发病率也比较高[3]。进展期胃癌是指患者胃壁的浆膜层以及肌层等组织受到癌组织侵蚀导致的,且无论病症是否出现转移或者病灶大小。浸润型、溃疡型和息肉型等,为进展期胃癌的几种类型。此病症的扩散途径包括以下几种: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以及直接扩散等。胃腔狭窄、腔内肿块和胃壁增厚等,为进展期胃癌的主要诊断表现;恶心呕吐、咽下困难与食欲减退消瘦等,为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良性胃消化性溃疡和溃疡性胃癌的形态鉴别: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是良性溃疡,且深度较深;形状为火山口状或不规则状是溃疡型胃癌,且深度较浅[4]。氟尿嘧啶缓释剂是一种抗肿瘤较强的试剂,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症复发状况,例如白细胞计数或引流量等。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在患者术中腹腔内实施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不但能将残存的肿瘤细胞消灭,还可使复发率降低。同时,用该药物治疗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来说,其治疗方法也比较合理化。在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进行治疗,既能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还能改善患者的并发症状。用此药物治疗不但疗效确切,还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从而减少疾病所带来的危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病症复发状况同对照组相比(P<0.05);术后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术后局部复发率与2年生存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次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不但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同时也可降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蒋正华,金洪传.术中腹腔氟尿嘧啶缓释剂留置方式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8-11.

[2]吴凯,冯许刚,朱金祥.直肠癌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11):1675-1677.

[3]刘洪敏,崔景利,蒋楠,等.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使用氟尿嘧啶植入剂临床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7):694-697.

[4]张国平,吴永,陈海龙.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远端胃癌中的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15,30(3):27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