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管理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哮喘管理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意义

胡少华

胡少华(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儿科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目的探讨本科室采用哮喘管理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治疗中作用。方法将儿科门诊15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哮喘管理指导组(试验组)和非指导组(对照组),对比两组哮喘患儿哮喘控制程度。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3.9%,有效率为91.9%,对照组分别为42.8%、78.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哮喘管理指导患儿与未经其指导患儿引起哮喘发作差异有显著性。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需对其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以提高哮喘患儿疾病控制率,预防哮喘发作。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哮喘管理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393-02

据2000年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为0.25-4.63%(平均为1.97%),较1990年查累积患病率0.11%-2.03%(平均为1.00%)而言,十年内儿童哮喘患病率平均上升了64.8%。哮喘的治疗目标即为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本文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我科哮喘管理,控制其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减少因哮喘来院急诊次数,探讨哮喘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在我科哮喘门诊就诊158例患儿,均符合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均选择年龄在4岁-8岁,能正确使用峰流速仪的患儿。根据患儿家长是否遵从医嘱,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8例,男48例,女40例,对照组70例,男37例,女33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教会如何使用吸入装置,包括储雾罐及都保吸入器[2],确保吸入技术的准确性,治疗组患儿要求每日规律吸用糖皮质激素(辅舒酮或舒利迭)一日两次,或一日一次;坚持每日早晚在吸用糖皮质激素后测PEF值,每次均测3遍,记录最高值,并刻在PEF记录纸上;定期到我科计算PEFR;记录哮喘日记;对照组则不规律吸用糖皮质激素,自行停药或减量,偶尔测试PEF值或从未测试该值。

1.3疗效标准

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吸用糖皮质激素后观察时间为12月-24月。患儿无日间、夜间症状,无活动受限,无应急缓解药使用,PEF值≥正常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的80%,哮喘急性发作≤0-1次/年,为显效;日间症状>2天/周或≤2天/周但多次出现,可有夜间症状,应用缓解药物>2次/周,在任何一周内出现前述1项特征,哮喘急性发作次数2-3次/年,为有效;在任何一周内出现≥3项上述有效特征,急性发作次数>3次/年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3.9%,有效率为91.9%,对照组分别为42.8%、78.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在哮喘的长期治疗中,主要使哮喘患儿控制在临床缓解期。哮喘治疗,需要强调管理和教育,除了避免诱发因素,个体化的哮喘管理和监测也很重要,PEF值可直接显示目前哮喘控制的状态,保持PEF实测值/个人最佳值≥80%及PEFR<20%即表示当前哮喘控制较佳。已达到哮喘控制后,现有治疗方案至少维持3个月以上,才可以控制酌情将治疗方案降级,以达到可以控制哮喘所需要的最低治疗级别和最低治疗哮喘药物剂量,因此监测PEF值可为哮喘用药、减量及停用提供依据。

2000年亚太地区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哮喘患者仅6%使用吸入疗法,在哮喘门诊,不少家庭对吸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过于忧虑,存在很多如自行减量,停药,甚至喘时吸用,缓时停的方法,使哮喘患儿再次或反复发生喘息,甚至因突然停药导致小儿哮喘危重状态。本文所论述的哮喘患儿若不能长期规律用药,并监测PEF值、记录哮喘日记,哮喘控制率则很低。作为儿科医生我们应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哮喘患儿规范吸入治疗,使哮喘患儿对防治措施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尽可能控制、消除哮喘相关症状,尽量使哮喘患者不发生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减少哮喘患者发生猝死的几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753.

[2]江载芳.《实用小儿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