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宮长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宮长宇

宮长宇

宮长宇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胸外肿瘤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另外25例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观察组),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肿瘤患者的焦虑值(25.32±0.13)分、抑郁值(32.54±0.25)分及护理满意率(9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肿瘤患者(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肿瘤外科;优质护理;效果

随着环境的恶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不断的朝年轻化的方向发展。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害人们健康的严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肿瘤一经确认,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甚至出现自杀行为,对患者治疗及生活质量构成极大影响。为此,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择取我院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另外25例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我院肿瘤外科确诊为肿瘤患者。

对照组: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5±0.21)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5例和10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在31岁至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2±0.29)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4例和11例。

对照组和观察组肿瘤患者的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计算,能判定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观察组:观察组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信息进行了解,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转变护理观念:患者住院期间,一时难以接受现实,感到肿瘤疾病治愈难度较大,情绪激动,中途会放弃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并非所有肿瘤都属于不治之症,让患者安心治疗,鼓励患者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耐心倾听,并给予充分理解,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合理使用语言:肿瘤患者在感情上会比较脆弱,面临的精神压力较大,人文关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养及专业素质,合理使用语言,语言得体,并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赢得患者的信任。

(4)社会支持:长时间的住院会使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并邀请治疗及护理效果好的患者谈自身感受,能够使患者重拾康复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肿瘤患者的焦虑值、抑郁值及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肿瘤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均数±标准差用以表示焦虑值及抑郁值,组间通过t检验,“%”用以表示护理满意率,组间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间对比P<0.05,表明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2焦虑及抑郁值比较

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肿瘤患者的焦虑值及抑郁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肿瘤患者(P<0.05)。详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肿瘤患者的60.00%。(P<0.05)。详见表2。

表1:对比两组肿瘤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值(分)

3讨论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多发病,临床上常采用放化疗措施进行治疗,以此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由于其放化疗措施带来的副作用及长期住院导致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康复信心。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恢复患者的康复信心具有重要作用[3]。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传统护理模式不断显现其弊端,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在现阶段的护理模式中,更重视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人文关怀重视以人为根本,重视患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爱护及尊重等护理行为[4]。肿瘤患者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特殊的患者,通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的给予患者鼓励,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人文护理关怀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感受,主动给予患者对疼痛的理解,关心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尊重患者的需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张海燕学者[5]将100例肿瘤患者纳入实验研究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100例患者的焦虑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情况可知,观察组肿瘤患者的焦虑值(25.32±0.13)分、抑郁值(32.54±0.25)分及护理满意率(9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肿瘤患者(P<0.05)。

总而言之,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戴叶花,侯爱和,瞿舒培等.心灵关怀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17):77-78.

[2]于红.人文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92-93.

[3]杨秀清,陈劲,彭丽彬等.人文关怀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8):884-886.

[4]付春梅,孟爱风.门诊肿瘤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8):55-57.

[5]张海燕,李瑞星,张荣泽等.人文关怀护理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干预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19):3016-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