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工作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工作解析

赵可往

关键字: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管理;问题;措施

1.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显露出来,市场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领域中的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呈现稳步上升的状态,建筑行业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的肥沃的土壤中得以蓬勃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各种可控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各种安全问题也是频频发生、屡禁不止,深刻的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不仅减少了建筑施工项目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并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中安全工作的管理刻不容缓,提高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迫在眉睫,对于建筑业来说具有极大的显示经济意义。

2.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2.1保障施工项目工程的质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层员工至高层管理者等都传达“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意识,就奠定了整个的工作基调,营造为客户生命财产负责的氛围以及意识形态,将“匠人”精神深入工程项目中去,从小的工作程序中严格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以小见大的将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做到位。在安全氛围下工作的工作人员,工作状态更加稳重负责,进而使得项目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2.2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建筑施工中安全工作的有效完成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高空坠物、墙体坍塌等的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为施工的工作人员创造一种安全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的目的。施工安全工作做到与否是与人的生命直接挂钩的,所以整个施工进程中,安全工作问题对企业以及社会而言意义重大。

3.当前建筑施工中安全工作方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工作在近些年随着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整体上获得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大城市至小村庄随处都可看到建筑施工的项目身影,安全工作也在此背景下不断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整体上进度较为缓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尽管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仍在不断的加强完备过程中,对于和建筑相关的法律如施工问题、劳动协议、生态环境等不断的进行着具体细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诸如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建筑事故责任方的问题界定、施工操作规范标准、安全监管等仍是处于不完善的状态。

3.2安全意识观念淡薄

建筑施工项目的领导层与管理层缺乏对安全工作的重视,没能形成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的过程中仅仅一味的追求建筑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严格把控施工项目质量,限制规范工作进度,致使疏忽对安全工作的管理问题。另外,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工作的人员自身未形成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观念,安全操作观念淡薄,在工作过程中存有对安全和风险的侥幸心理,这是对自己以及家人等的极大不负责任。

3.3施工配套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未做到位

施工配套设施对于建筑施工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和必要物质,所以对于施工配套设施的工作的管理关系到施工的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但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针对施工配套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大部分的施工单位都难以做到对施工配套设施的定期检测、排查、维修等,并且也没能给施工人员给予相应的配套保护用具。

3.4现场建筑施工安全管控体系不健全

不论是建筑施工单位自身,还是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施工时,对于安全管控体系的建设往往是基于工作人员长期形成的经验教训而建立的,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都是一些临时的、随机的,整个施工现场中的人员都没有可依据的一致的规范。同时在外部的社会监督方面,也对现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控工作缺乏相应的关注,所以使得施工单位的安全管控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支持,总体上很难做到对它的规范化、合理化、高效率的管理。

4.增强建筑施工的工作中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4.1工程层面

从工程层面来增强建筑施工项目工作的安全性主要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项目工程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众所周知,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与工程的设计工作密切相关。工程项目设计的合理性不仅关系到施工项目的规范问题,而且关系到施工人员采取何种施工方法来保证工作的有效完成,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施工项目的设计工作人员为保障足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必须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将施工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状况、施工所在地的人文状况等都包含在内。同时管理人员严格依据设计工作规定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施工采用的方法等,并定期进行指导和监督,实现整个流程安全可靠运行。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施工所用的设施设备以及原材料质量的把控,首先施工单位采购来的设施设备、原材料等必须符合国家对其质量的规范规定,其次对原材料的运输、入库、使用等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督管控,避免使得有害、有毒、不合法的原材料投入使用到建筑项目中,。最后,严格做好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在购买机械设备入库后,进行严格的安装调试、运行操作、检测采用、维修保护等,保证任何一个环节无误。

4.2人员层面

人员是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主体因素,发挥着关键引领和核心的作用。将安全工作进行充分的贯彻落实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员自身具备“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引导整个施工单位安全规范操作运行。一方面是技术人员要锻造自己的技术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机械设备,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能力不足或熟练度不够而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施工单位的监督人员,应依据相关规范严格对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设施设备,原材料等进行监督,防止环节出错。

4.3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增强施工工作的安全性首先需要国家方面完善与建筑施工有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建设工程安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并依据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情况进行实时更新。其次作为施工单位本身,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建立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工作的科学规范以及施工方法的严格规定,并将其严格贯彻落实。最后,社会各界等的外部监督机构需履行自身的职能,对施工项目的各个方面的安全性能严格监督,推动施工项目规范化、持续化操作运行。

5.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在当前的发展状态下,建筑施工工作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安全意识观念淡薄、现场建筑施工安全管控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为保证其安全性需要我们从制度、工程、人员等三个层面上来进行严格规范。这不仅可以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吴乾富.浅谈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中的预警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6):192-193.

[2]章莹.浅谈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6):167-168.

[3]朱小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174-175.

[4]李新波,李善宝,郭德强.探究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9(16):37-38.

[5]吕坚民.关于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研究[J].居舍,2019(2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