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设计《说话静悄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案例设计《说话静悄悄》

李守香

黑龙江省萝北县教育幼儿园154200

—、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说话静悄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这节课以观看视频的形式展开,通过观察视频让幼儿讲出画面的情景。通过观察视频让幼儿在观察体验中能够感知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会影响别人,要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品质。

2.幼儿现状分析。

大班的孩子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处于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在活动中经常大声说话,常常会影响到别人。通过活动,要让幼儿知道在公共场所里说话要轻声,不能影响别人,从小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

3.说教学目标。

目标是为活动起导向作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社会领域中的发展水平,为让幼儿意识到大声说话会影响别人的重要性,特制定以下目标:

(1)认知目标: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轻声说话,知道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会影响别人。

(2)技能目标:让幼儿养成说话要轻声的习惯。

(3)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4.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在公共环境里要轻声说话,不能影响其他人。

(2)难点:让幼儿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的问题。

5.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幼儿观察公共场所、图书室。

(2)幼儿活动区域视频。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观察法、谈话讨论法、经验回顾法。

2.学法:表演法、多感官参与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利用幼儿看小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几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的做法?为什么?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看。视频播放完了,刚才两段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两段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你喜欢谁的做法呢?那你们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教师在这一环节上通过个别提问注重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

2.安排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利用经验回顾的方法,更加清晰、直观地知道在看图书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别人。

(1)今天我们的图书区里发生了一个小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小朋友静悄悄的仔细观看,看看图书区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播放幼儿在图书区的视频)。教师:视频看完了,现在谁能来说说刚才图书区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有的小朋友在安静地看书,有的小朋友说话了,旁边的小朋友对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他们就不说话了。)教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有小朋友做了一个嘘的动作!教师:那你们觉得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不说话的小朋友做的对,因为他们很安静;说话的小朋友做的不对,因为他们说话声影响了别人。)教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除了在图书区看书的时候要静悄悄,还有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需要静悄悄呢?为什么?(吃饭的时候要静悄悄,如果吃饭的时候说话会把饭呛到气管里,很危险;睡觉的时候要静悄悄,如果大声说话会打扰小朋友睡觉,有的小朋友睡觉很轻,大声说话会吵醒他们;在走廊里散步的时候要静悄悄,如果大声说话会打扰班级里的小朋友上课。教师:小朋友们说的太对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轻声讲话,不影响他人!

(2)教师利用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以此达到目标。教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几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的做法?为什么?(播放幼儿准备睡觉的两段视频)问题:这两段视频你们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我们在幼儿园里很多时候要静悄悄。不是不可以说话,但是我们要注意轻声说话,不能打扰其他人。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轻声说话呢?(医院里要静悄悄,因为有病人看病;动车车厢里要静悄悄,不能打扰别人;在图书馆里要静悄悄,不能影响别人看书。)

3.感受体验。

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真正地感受到在公共场所要轻声说话,不影响他人。(教师组织幼儿到区域进行体验活动。)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公共场所继续体验说话静悄悄的好习惯。

五、效果预测

本次社会活动是针对有效提问的,通过整个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后,我发现选择一个让幼儿愿意谈、喜欢谈、有内容谈的话题十分重要,并且要了解幼儿在这方面有初步知识、经验后再开展,这样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整个活动从小视频入手,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幼儿一起观察、相互讨论。幼儿在教师的有效提问下,知道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会影响别人,从而培养了幼儿轻声说话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