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李彩萍

李彩萍

(清徐县人民医院山西清徐030400)

【摘要】目的:本文就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3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K1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用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泮托拉唑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作用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维生素K1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093-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属于常见的常见的急症之一,不仅使患者饱尝痛苦,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甚者危机生命。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予以泮托拉唑治疗及维生素K1治疗,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自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接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组86例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经胃镜检查及其他影像学辅助检查均已证实确诊。采用摸球法将本组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有22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龄为17岁,最高年龄为6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4±5.3)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8例、胃溃疡出血15例、活动性胃溃疡出血8例,复合性溃疡2例。对照组共有26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龄为19岁,最高年龄为6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5±6.4)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0例、胃溃疡出血13例、活动性胃溃疡出血7例,复合性溃疡3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的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商品名:英达美,规格:40mg,海南皇龙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240)进行治疗。具体的用法及使用剂量为:静脉滴注,40mg/次,1-2次/d。临用前将10ml专用溶媒注入冻干粉小瓶内溶解后再加入到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稀释滴注。建议在在15-30min内完成滴注。

1.2.2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的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患者采用维生素K1(商品名:维生素K1注射液,规格:10mg,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473)进行治疗。具体的用法及使用剂量为:静脉滴注,10mg/次,1-2次/d。

1.3观察指标

在本组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对患者用药后到止血的所用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住院天数等相关观察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和对比。

1.4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黑便、便血、消化不良、心悸等临床症状消除,血压恢复正常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黑便、便血、消化不良、心悸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控制,血压恢复正常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以上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研究,P<0.05时,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止血时间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后所用止血时间为(25.3±11.4)h;对照组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接受维生素K1治疗后所用止血时间为(48.6±12.4)h。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2.2治疗效果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的43例患者在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维生素K1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4318(41.86%)24(55.81%)1(2.33%)97.67%

对照组4313(30.23%)24(55.81%)6(13.95%)86.05%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的43例患者在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后,共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4.65%;对照组的43例患者在接受维生素K1治疗后,共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16.28%,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例数头晕恶心及呕吐转氨酸升高发生率

观察组431(2.33%)1(2.33%)0(0)4.65%

对照组432(4.65%)4(9.3%)1(2.33%)16.28%

2.4住院时间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43例接受泮托拉唑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5±3.2)d;对照组43例接受维生素K1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4.6±4.5)d。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更短,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数小时内失血超过1000ml,或超过全身血量的20%。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等特点,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抢救,溃疡就会侵蚀血管,特别是侵蚀动脉时就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泮托拉唑属于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引起该酶不可逆性的抑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维生素K1属维生素类药物,为肝内合成凝血酶原的必需物质,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止血用时明显偏短,治疗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偏高,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及发生率明显偏低,住院天数明显偏少,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因此,笔者认为:泮托拉唑和维生素K1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出血上均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是,与维生素K1相比,泮托拉唑的疗效更具优越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血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缓解了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泮托拉唑作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药物,为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损害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可靠的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智春.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0(24):217-218.

[2]欧阳泠星,值冠光.针药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2例临床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11,372-373.

[3]冯波.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33):385-386.

[4]李红朵.泮托拉唑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21(23):225-226.

[5]董玉柱.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26):182-183.

[6]李加.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9(34):174-175.

[7]谢春花,杨鹏飞.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13(27):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