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疼痛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

倪慧群

倪慧群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318000)

【关键词】癌症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339-02

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并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几年来,疼痛护理在业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和处理。癌症疼痛不但限制患者的活动、影响睡眠和食欲,严重的还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甚至最终导致自杀。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癌症疼痛控制的相关知识,以帮助患者减轻和解除疼痛,将疼痛对患者造成的身心伤害降到最低。

一、护士对疼痛病人的评估

1、常规评估:患者存在韧性疼痛。疼痛为癌痛。排除病理性骨折急症所致的疼痛。

2、量化评估:0分为无痛、轻度为1-3分、中度为4-6分、重度为7-10分。

3、全面评估:伤害感受性疼痛(躯体痛)表现为酸痛。活动后加重,情绪烦躁,影响睡眠和活动,食欲轻度影响,不愿与他人交往,家属及患者要求积极治疗。

4、BPI量表填写

描述是否有疼痛,疼痛部位,24h最轻及最重的程度。24h内疼痛的平均程度,现在疼痛情况、目前止痛方案及疼痛缓解情况,近1周日常活动情况,行走能力,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情趣受疼痛影响程度。

二、护士对疼痛病人的评估方法

1、通过患者主诉

2、数字评分表。0-10的数字代表疼痛的程度。0分不痛,1分微痛,2分颇痛,3分可以忍受,4分好痛,5分十分痛,6分难以形容,7分不可忍,8分剧痛,9分痛摧肺腑,10分痛到死。

3、脸谱评分法。0分2分4分6分8分10分

三、止痛措施

3.1抗肿瘤治疗。由于有些肿瘤导致的疼痛可以通过适当的抗肿瘤治疗,能迅速取得满意的镇痛疗效。如对骨转移所施行的同局部放射治疗,针对巨大肿块采取的有效化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晚期患者的疼痛有以下3种方法:[1]

3.1.1放疗:放疗对于因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脊髓受压、脑部转移、周围神经肿痛、浸润等原因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1.2化疗:化疗对敏感的恶性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迅速减轻疼痛。

3.1.3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可以将大块肿瘤切除以达到止痛的目的,对缓解晚期患者的疼痛具有很好的效果。

3.2药物治疗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3.2.1按阶梯给药: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的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剂。第一阶梯:采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第二阶梯:可用弱阿片类等镇痛药,如曲马多等。第三阶梯: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等。[3]

3.2.2按时给药:止痛剂应有规律的按时给药,而不是需要时才给,如患者突发剧烈疼痛,急需止痛药物援助时,给药应在原用药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次,剂量按规定的1次/4h剂量50%-100%。

3.2.3尽可能口服给药:止痛药最好的给药途径是口服。口服给药方便且血液浓度相对稳定,即可避免注射给药带来的伤痛又可提高患者的独立性,患者可在家中接受疼痛控制。

3.2.4个性化给药:患者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和个性之间差异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剂量,应做到个性化对待。

3.3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阻滞治疗主要是指应用药物或其他物理手段暂时或长期阻断神经传导通路,以达到止痛目的的方法。[1]

3.4非药物止痛法护理。

3.4.1转移止痛法:可以叫患者走到室外和朋友一起散散步,呼吸室外的新鲜空气,打打太极。

3.4.2放松止痛法:如指导患者呈坐位,双腿下垂,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反复,使全身处于松弛状态。全身松弛可以阻断或减弱疼痛反应,达到止痛目的。[4]

3.4.3物理疗法:给予患者皮肤进行电刺激治疗,可在患者疼痛处给予弱电流刺激,此方法只对某些神经支配区部位进行止痛。

四、癌症疼痛给药后护理

1、便秘: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便秘发生率约为90%-100%。应用阿片类药物抑制肠蠕动,并使肠道腺体分泌减少。如果患者液体摄入不足,活动减少则会使便秘加重,按医嘱使用缓泻剂,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饮食中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必要时按医嘱灌肠等。

2、恶心呕吐:由于药物刺激大脑中枢的化学感受器,使前庭敏感性增加,以及排空延缓导致恶心呕吐,对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按时医嘱止吐治疗。如口服安片或内注射,指导患者少量多餐,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饮食。

3、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是严重的不良反应。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脑干呼吸中枢,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剧呼吸抑制的程度,甚至造成窒息。当患者发生呼吸抑制时,按呼吸抑制护理流程处理。

五、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疼痛,不仅会造成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会造成心理上、精神上的痛苦,进而影响家人、家庭及社会关系。因此,作为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和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地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痛苦,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诱发因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

六、保健指导

随着患者保健意识的提高和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对患者作好卫生宣传工作,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疾病。[3]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和生活,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牛欣,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103-104

[2]王锡花,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206-207

[3]徐伟、迟霞,癌性疼痛的评价与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343-344

[4]张海萍,李颖华,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中华医学进展杂志,2004,2(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