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王家琼

王家琼(四川雷波县医院61655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328-02

【摘要】目的搞好院前急救,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改变服务态度,使病人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果病人比较满意,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结论只有搞好整体护理,才能搞好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患关系体会素质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病人的第一环节,极为重要,它担负着危、急、重症患者的诊疗与急救任务。由于病情急、危重,护患之间磋商、协调、交流机会少,常常使护患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护患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另外护士的素质高低也很重要。下面我就我院院前急救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体会。

临床资料:笔者参与本院的院前急救工作近五年,抢救病人约八千余人次,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

1院前急救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1.1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

院前急救工作头绪繁杂,紧急情况多,护士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心中有数,对病人一边处置、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谈话,做到忙而不乱的抢救。一般出现急救病人,护士可能心里准备不足,对突发事件惊慌,不能坦然自如,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影响到急救效果,这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得得心应手,稳固心里防线,这样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繁忙的抢救工作中注重病人的心里护理,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其心里变化,向病人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变病人被动救治为主动配合治疗。因此,急诊护士一定要具备健康的心里素质,养成乐观、开朗、稳定的处事情绪。

1.2要有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

急诊护士在抢救中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各项抢救操作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各种急救知识和要求技术熟练、动作敏捷、要争分夺秒。在很多情况下要在医生未到达之前作出处理,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止血等,同时还要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工作。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通过讲座、教学示范、护理查房、技术考核、技术操作竞赛等活动,全方位提高护士的抢救技术,其中特别强调急诊护士敏感度的训练,使急诊护士个个处事不惊,抢救有条不紊,如晨会提问、操作考核等,让训练者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使各项抢救护理技术稳定在较高水平。

1.3要有相关的应变能力

急诊工作不仅没有规律,而且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急诊护士首先要忙而不乱、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如酗酒、服毒自杀等有法律纠纷的急救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及时、准确的观察、记录病情,服毒病人的呕吐物或洗出的胃内容物保存送检等;各种危险性操作、输血等对病人机体损害也大,在严格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要求急诊护士向病人及家属作出解释,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争取他们的理解并签字支持,这样即为抢救病人解除顾虑,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2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2.1出诊前要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齐而无法进行抢救。例如我们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患者的病情,我们只带常用的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那么我们如果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运,所以出诊前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2.2要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以便在途中与患者联系,发生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或者接到比较特殊的病人,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病人到达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病人。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

到达现场首先了解环境及患者情况,再进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例如:有毒气体中毒者,首先在有良好的自我防护的条件下,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无毒气场所;外伤性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止血、骨折肢体进行固定;溺水患者首先进行心肺复苏等。总之要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不能盲目行事,以保证急救工作有效。

4在现场进行必要的处置后,将患者及时、安全的转移到医院

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体位,若体位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颈椎骨折患者搬运不当会导致意外发生,骨折患者搬运不当会导致不必要的组织、血管损伤,腰椎骨折患者搬运不当会导致瘫痪,脑外伤患者搬运不当会导致脑疝形成。另外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保证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的质量

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入院后再次用药会考虑用量的问题;护理记录会给医生提供一个参考的数据信息;护理文书也会成为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

6要搞好护患沟通

以病人为中心,采取一些便民措施,同时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整体配合效能。尊重是护患沟通的前提,在工作中,要恰当地表达对患者的尊重。还要根据不同来院方式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急诊、危重患者,我们应具有高度的院前急救常识,积极主动的接诊病人,要沉着、冷静、充满信心,利用自己过硬的技术操作,配合医生的抢救,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同时抓住病人的心里特点,用我们温暖的、同情的语言和行为使病人消除紧张心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细心的观察、亲切的态度、高度的同情心、热情主动地接诊使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对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并协调相关科室。对受到意外伤害者,通过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用爱心和真诚化解矛盾,取得病人的配合,进一步搞好治疗。

7结果

按照这样的方法抢救病人,只有极少数家属有一点不满,通过耐心的解释,病人及家属仍然很满意,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

8结论

总之,我们要将整体护理程序运用于院前急救,做好每一个环节,快速、安全地将病人送至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