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离胶采血管样本临床应用的解决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析分离胶采血管样本临床应用的解决方案

耿俊秀

山东省德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些分离胶采血管分离效果不佳,干扰测试效果。临床化验室在新引入一种采血管前,应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评价,以判断其是否满足医学验证工作的质量要求,避免因分离效果不佳影响样本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探讨分离胶采血管样本质量、控制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分离胶;采血管;临床应用;分离效果。

分离胶采血管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为了迅速推进检测技术的快速化,采血管中添加分离胶、促凝剂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分离胶可在细胞成分和血清之间形成分离隔层,有效增加了血细胞和血清成分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交叉感染等生物安全隐患规范了检验科采血技术,提高了检测标本的质量,方便了就诊患者。但是随着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等在临床

实践应用不断增加,出现许多误区及使用中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

化验室常用分离胶采血管一般有两种:血清分离胶促凝管,血浆分离胶抗凝管。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是往采血管中添加促凝剂以缩短血液凝固的时间,快速得到血清,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结果。血浆分离胶抗凝管是在分离胶采血管内壁喷涂肝素钠等抗凝剂以满足快速血浆生化急诊检验的需要。

在临床应用中,常遇到分离胶采血管分离效果不佳的情况,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即分离效果不佳的原因,分离胶的引入对测量的影响。

分离胶分离效果不佳的原因。

1、分离胶质量分离胶是由疏水有机物和硅石粉组成的,分离胶比重介于血清和血细胞之间,这是分离胶返转性及分离血清的物理基础。如果采血管分离胶质量较差,比重达不到要求,容易出现分离胶和血清交织在一起的现象。

2、离心操作分离胶促凝管制备高质量血清标本,离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要采用水平离心机离心,如果离心时间过长,在分离胶凝聚体中由于氢键被切断后再难以形成网状结构而失去触变性。相反,如果离心力过低,作用于分离胶的力较弱,使分离胶反转性不佳,可出现纤维蛋白凝状物停留在血清中或胶体层中,这很容易阻塞自动分析仪样本针。

3、离心温度离心温度对分离胶促凝管分离血清的效果有显著影响〔1〕。室温下用普通离心机分离的惰性分离胶促凝管,血清清晰,但有15﹪—20﹪的样本中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油性小珠。而用低温离心机离心的试管分离出的血清,未发现油性小珠。温度超过分离胶管要求的贮存温度时,惰性分离胶将溶解在血清中。不但对生化仪样本针及反应杯产生堵塞及污染,而且将对一些生化测定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血液凝固不完全离心后有时出现分离胶隔层和血清、血块分离不完全,血清中出现纤维蛋白丝等现象。原因是离心前血液没有完全凝固。血液凝固不全可使纤维蛋白混杂在隔离层。必须按说明书正确使用血清分离胶管,等待血液完全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才能制备出高质量的血清样本。

5、血清/血浆的密度用不同密度、黏度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模拟不同状态的血液,研究分离胶不能正常分离血清/血浆的原因。发现血清的密度是影响分离胶漂浮的主要原因。发现血清的密度是影响分离胶漂浮的主要原因,而非黏度。任何导致血清密度增加并且超过分离胶密度的因素都能引起分离胶反转性异常。例如:高总蛋白,高血纳,血管造影剂等。此类血液样本的收集应该使用无添加剂的采血管,并且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采集。

(1)、高总蛋白用Roche公司Modular生化分析仪进行样本测试,在一个月内发现2例样本引起生化仪和ISE模块样本针的堵针现象,该样本分别来自2例多发性骨髓癌患者的血清和血浆样本离心后分离胶分层异常引起的。通过葡聚糖模拟不同梯度的血浆浓度,发现前者采血管在相对较低葡聚糖浓度时就会发生分离胶漂浮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两种分离胶比重不同引起的。

(2)、血管造影剂用PSTTMⅡ收集某血样,离心后分离胶漂浮于血浆表面,直接上机检测后,引起生化仪样本针堵针。该样本采集于刚经过影像学检查的患者,血液中被注射有血管造影剂。研究证实,当注射血管造影剂超过30ml,立即行静脉穿刺收集血液,离心后分离胶会漂浮在血清/血浆上方。血管造影剂注射后,至少需要等待一个半衰期才能进行静脉采血。〔2〕

二、分离胶干扰检测结果

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面,部分厂家采血管对某些常规项目有干扰,例如:LI+、TG、高办肤氨酸等。分离胶还可能与某些疏水性药物结合,引起其浓度降低。漂浮在上清液表面的分离胶或油滴可能干扰分析仪器的样本针和反应权,也可对免疫学反应产生物理干扰,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虽然分离胶的成分对血液为惰性物质,但是不能保证对所有厂家检测系统所有项目均无影响,采血管生产企业众多,而且每个公司分离胶成分及其比例各异,并加入独特的物质混合之以保持其稳定性。所以各个公司分离胶的透明度、色泽、性能等有所差异。

解决方案

1、观察分离效果在分离胶采血管临床应用中,许多不规范操作会影响分离效果,某些分离胶采血管对部分检测项目有干扰。在样本分析前阶段,实验室应严格遵循厂家的指导手册,合理使用分离胶采血管,按照正确的离心条件操作,以尽量减少分离胶形成异常对测试的干扰。还应该注意观察样本离心后分离胶的分离效果,以防异常样本上机检测后引起不易发现的挂胶现象,进而影响后续样本的检测结果。

2、采血管质量验证方法文献调研表明,分离胶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存在影响,且因采血管和检测系统不同,所涉项目及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实验室在选用采血管前,应进行对比实验。只有通过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才能判断它是否适合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要求〔3〕。采血管验证和评价方案建议参考GP34-A文件,GP34-A是美国CLSI在2010年12月出版的批准文件,用于指导真空采血管厂家和临床实验室进行采血管性能验证和评价〔4〕。该文件对采血管评价方案诸多环节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例如:实验材料和对象的选择,数据记录处理,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可接受指标的制定等。在临床实验过程中应把分离胶采血管规范化使用作为分析前的一项重要质量控制程序,使用前做好采血管的验证和评价,上机测试前注意观察分离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世锦、易向民。离心温度对惰性分离胶真空促凝管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0,14(4):53-54。

〔2〕王永安,吉本秋雄,徐维家。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J〕。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3,4(3):F003-F004.

〔3〕郭新胜,高元法,张秀明等,分离胶处理标本不适合离子选择电极法监测血锂浓度〔J〕。临床检验杂志,2004,22(4):288-289.

〔4〕张福军,张玲,马莉。分离胶对血清同型半肤氨酸测定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284-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