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中学生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健康教育的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勉县中学生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健康教育的调查

闫惠安刘丽云付松如尤红英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疾病控制中心陕西汉中724200)

【摘要】目的:了解勉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综合防治知识知晓及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宣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勉县4所学校,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166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1.2%,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为59.2%~98.8%不等,表明高中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尚好,但有个别知识点知晓率较低,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373-02

根据实际疫情报告,截至2017年12月30日,我县共报告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5例,经性传播的比例占98.82%,其中,中学生新发HIV感染2例,因此,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青年学生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心理、行为等各个维度来看,已经成为了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尽管教育部要求学校全面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及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并制定了有关政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比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课程设置不足、活动开展形式单一等问题[1]。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我县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为今后在中学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及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勉县4所高中在校学生。

1.2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4所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共2242名学生,并于2017年10月份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以《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相关问卷为基础,结合实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艾滋病知识来源途径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问卷以匿名方式填写,填写问卷时不允许讨论和交流;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解释调查目的及注意事项,并负责问卷的发放及收集。

1.3统计分析

问卷收回后,经过筛选,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调查在校学生2242人,有效问卷2166份,其中男性1193人,女973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20岁。

表1中学生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2.2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一共12个艾滋病基本知识问题,能够正确回答8个及以上判定为知晓。结果显示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1.2%,全部答对仅为40.4%。从表1可以看出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为59.2%~98.8%不等,其中传播途径有一定认识,但对艾滋病侵犯人体那个系统、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染等一些知识点正确回答率较低。从表2看男生知晓率为88.1%,显著高于女生72.8%(P<0.05)。

表2不同特征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比较

2.4对中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来源及健康教育需求统计,获得知识的途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卫生健康教育课、电视广播、浏览网络,有99.9%的学生赞成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

3.讨论

本调查显示,我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2.9%,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调查发现12题全部正确仅占40.4%,而正确率排在最后的“艾滋病侵犯人体的哪个系统?”(59.2%),与正确率最高的“输入带艾滋病的血液制品有可能得艾滋病吗”(98.8%)差距较大,提示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有明显盲区。说明了中学生在预防艾滋病知识上认知程度不一,所获得的知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另外男生的知晓率高于女生,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态度,与国内部分调查结果一致[2]。中学生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易受外界影响,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强烈的需求,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已成为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3]。教育部门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将艾滋病教育与性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干预等相结合并将指标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切实保障艾滋病健康教育得以落实。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组织、网络新媒体等方式开展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中学生处在社会人群网络的中心,他们形成了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对身边的同学、朋友、家庭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会让更多的人受益。因此,加强学生的艾滋病及性病健康教育,不仅对于青年学生本身有很好的干预效果,对其他人群的艾滋病防治也将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薇,吴尊友.中学生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健康教育现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4):314-315.

[2]肖永康,彪薇,计国平,等.安徽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调查及血清学检测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3):230-234.

[3]张丝艳,徐震雷.北京市四所中学生性行为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0,19(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