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指导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指导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赵冒森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原理始终贯穿于整个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我们常常所提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往是将侧重点放在需求侧的这一方,其根源主要在于社会生产。所以我们在探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不单单要从生产力角度分析供给侧,并且要从生产关系角度探究供给侧。

关键词:改革开放;生产力;生产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积极扩大内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1]这就意味着在现阶段我国对于经济建设改革的侧重点应该放在供给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这些原理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起到了很好的揭示和指导作用,同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源泉指导着我国在新时代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充满着坎坷但是又不断曲折前进的,而现阶段,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恰好证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我国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从生产关系角度出发,以生产力基础理论与中国实际密切联系和结合的创新与发展,有效的提高生产力。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理论依据是生产力原理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等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2]这句话体现了社会的变革是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的。我国所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强调了将改革的着重点放在了“供给端”和“生产端”,究其本质,还是以生产力为根本,倡导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改革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变革,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原理而产生的,并且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原理为基础理论的。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原来以“需求侧”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后,产生了一定的瓶颈,就有与现有的生产关系产生矛盾,从而阻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因而需要进行改革。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源泉,生产决定消费、交换、分配,任何社会变革的目标都是提高社会生产力。[3]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理论依据是生产力原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也就是强调了生产的重要性。扩大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尤为重要。

二、生产关系原理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产关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且根据生产关系原理为基础产生的一些制度对于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

首先,在基本经济制度中,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强调了要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重要性,公有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基础,因此我国采用了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国应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然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其次,我国现行的生态文明制度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保驾护航。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出发,强调了社会发展是自然的、历史的,现行的生态文明制度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突出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要以保护自然为前提,改革举措与环境治理协同并举,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提高改革规划的合理性和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最后,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4]因此,我们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中的改革,同时也是在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变革。当经济建设出现阻碍时,不一定是一个结构的问题,更要考虑到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做到系统性综合性的考虑,不能仅仅关注到生产力的发展,又要对生产关系的完善高度重视。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现如今,我们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相关原理去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往会出现一些分歧。有部分学者即片面的倡导要坚持生产力的发展为主,单一的从生产端出发,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而另一部分则以生产关系为主,强调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去的成就尤为显著,片面的强调了生产力这一昂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社会的整体性建设过程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瓶颈,例如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趋势逐渐放缓,结构性问题也因此凸显,改革的困境油然而生,这就是因为在扩大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忽视了生产关系的重要性,没有看到生产关系已经从适应生产力发展到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发展到生产力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乃至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的这一方面。这也就要求我们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出发,先理解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光明网,http://politics.gmw.cn/2018-12/24/content_32230687.htm.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