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张芹黎孔玉

张芹黎孔玉(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都443300)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无肺部及切口感染。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84-0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状态时,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咽部分泌物和积血不能自行排出,极易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加重脑缺氧而危及病人生命。气管切开能有效解除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呼吸道梗阻症状。我院神经科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的病人15人,均得到了有效救治,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7岁,平均37.6岁,GCS评分≤8分1例转院,4例好转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

2护理

2.1将患者安置在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单间。因气管切开后空气被吸入气道,失去了鼻黏膜对吸入气体的调温、调湿以及清洁功能[1]。故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湿润,减少探视人员,保持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18℃~22℃,相对湿度在60%~70%。

2.2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用物严格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医源性感染因素。

2.3及时采取痰标本。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为医生提供使用有效抗生素和有效药物的依据,防止产生耐药菌株和真菌感染。

2.4充分湿化气道。患者气管切开后失去了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管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的湿化方法有下列几种:间歇湿化法: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每次吸痰前后缓慢注入气管2ml~5ml,每日总量约200ml~250ml,也可间断使用超声波雾化器做湿化,4次/d~6次/d,15min/次~20min/次。气管切开后行气管内滴药能充分湿化气道,有利于痰液的排除,雾化法因雾粒较小,深吸气时能达到细支气管,有效的抑制下呼吸道细菌的繁殖,并通过支气管内黏液-纤毛运载排除体外;持续湿化法:以微调输液器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4滴/min~6滴/min,24h≥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化痰药物,以套管口纱布湿润,切口敷料干燥,痰液稀薄,无呛咳现象且呼吸平稳为佳[2]。

2.5及时吸痰。当患者咳嗽、有痰、呼吸不畅,听诊有啰音或血氧饱和度下降时,立即吸痰。吸痰前给于纯氧吸入。先吸净气管内痰液再吸口鼻咽部痰液。吸痰管吸一次更换一根,不可重复使用。执行无菌、无创、快速有效的吸痰原则[3]。

2.6管道护理

2.6.1气管内管消毒。每日三次将用后的气管内管反复清洗,确保无痰液、血液及异物后,行煮沸消毒,每次30分钟。

2.6.2气管外套管护理。在外套管口盖单层湿纱布,有痰液污染及时更换,避免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2.6.3伤口护理。保持气管切开伤口处纱布清洁、干燥,每日常规更换2次,分泌物多时应及时更换,并检查周围皮肤有无感染。

2.7每日口腔护理。清除口腔内分泌物、痰液和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和呼吸道通畅。预防口腔细菌感染和肺部并发症。每日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护理2次。

2.8拔管护理。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一般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已处于深昏迷。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舌根后坠等原因常伴有呼吸道阻塞。缺氧使损伤的脑细胞更容易水肿坏死,高碳酸血症刺激脑动脉舒张使脑的血容量增,甚至并发脑水肿。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正确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非常重要。本组15例患者无1例因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曲则丽.气管切开后继发气管内大出血死亡1例[J].护理研究,2005,1B:147.

[2]陈芳,张胜之.双道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术后湿化气道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2,2:79

[3]周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