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德性教育目背景下我国德育发展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浅析道德性教育目背景下我国德育发展的对策

刘倩文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则是国家对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具有“道德性”的。但是由于道德教育中层次定位不清,功利倾向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缺失,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的树立,也违背了教育目的,甚至影响社会和谐,阻碍社会发展。因此应该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整合教育力量来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对策

1.前言

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它本质上就有“自由”、“公正”、“仁爱”的道德性。道德教育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基础。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发展,我们应不忘初心,从教育目的入手,重视德育,全面发展。

1.我国德育的特点及作用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德育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求善、知善、行善的问题。这是具有中国特色德育的特点。

进行道德教育,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为基础,逐步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能力,有利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形成;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的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有利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政治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坚定地政治立场,增强对祖国、党、人民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塑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法制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民主、纪律、法制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能够掌握法律常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德育将贯穿于人的一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将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我国教育目的“道德性”分析

所谓教育目的的“道德性”是指,教育目的要符合道德性的三个一般要素,即“自由性”、“公正性”、“仁爱性”。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它不同于社会本为论的教育目的;也不同于个人本为论的教育目的,它具有科学的人的发展观,同时也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从“人”出发又回归到“人”的发展,符合道德性的三个一般要素。

3.现阶段我国德育问题分析

3.1道德教育内容层次定位不清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被划分为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大德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德是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私德是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实际的教育实施过程当中,却对各层次定位不清,不利于德育的发展。

3.2道德教育功利性倾向明显

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有了工具化、利益化的倾向。如今,人们从事一种社会活动,首先想到的是能够通过这个社会活动能否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思想也延伸到了教育活动当中。很多受教育者把教育当成了获得政治地位,财富、权利等的一种工具。道德教育目的中有了功利性倾向,对教育目的的道德性提出了挑战。

3.3道德教育力量不足

教育是贯穿一生的活动,单单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而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就出现了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协同合作的现象,导致了道德教育不能够落实到实处,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也阻碍了道德教育的发展。

4道德性教育目的背景下我国德育发展的对策

4.1立足“自由性”,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重要标志。教育的过程是要遵循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发展规律的。一个人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够有彻底改变的机会。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参与性对教育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强“道德性”教育目的的构建,应更好地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4.2立足“平等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型人才。教师的作用就是教书育人,而在进行德育的过程当中,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技能,本学科的知识;同时,还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应信心系学生,平等对待。立足于“平等性”,应完善德育过程,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加强教师在职提高来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我国“道德性”德育目的的构建,促进德育的发展。

4.3立足“仁爱性”,整合教育力量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的水平之间的矛盾。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德育的发展,教师应当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转化,同时也要注意调节内部矛盾。更重要的是,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形成教育合力,心怀“仁爱”,促进“德育性”教育目的的构建,共同促进德育向好,向善的发展。

5.结语

在整个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目的是核心。为了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应不忘初心,深挖教育目的的道德性,充分理解德育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协调各方共同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美]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林克.康德论教育(翟菊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

[4]王俏华.控制人与“自我缺失”——学校道德教育失效的根本原因[J].教育科学研究,2009,(5)

[5]陆有铨.“道德”是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J].中国德育,2008,(10)

[6]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杜时钟.德育功能曾论——兼评德育功能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作者简介:刘倩文(1993——),女,山东省济南人,烟台市芝罘区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2016级研究生